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自覺踐諾貴比金,在人心不古,、道德滑坡的今天尤其如此,。
2012年北京化工大學生許濤通過微博募捐拯救患白血病父,并鄭重承諾3至5年內還款,,幾個月時間募集到數(shù)十萬元,,法制晚報》曾報道此事。時隔3年,,曾經(jīng)給許濤捐過款的某集團戰(zhàn)略規(guī)劃部經(jīng)理曾鵬宇5月12日在微博發(fā)文表示,,收到許濤匯過來的錢款——在原來捐款的基礎上,還多出10%利息,。這一踐行承諾的舉動感動網(wǎng)友,,紛紛為其點贊。(5月13日《法制晚報》)
許濤的舉動讓人想起一個詞,,叫作“一諾千金”,。當年微博募捐時,他曾用人格擔保還錢,,但可以猜想眾多素未謀面的愛心人士伸出援手時,,只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意,不見得就真相信受贈方可以如數(shù)歸還,,更別說加10%的利息,。再者,期間許濤本人經(jīng)歷了畢業(yè),,況且現(xiàn)在收入并不算多,、租住條件也較差,倘若按照一些人的想法和做法,,完全可以玩失蹤,,而不必主動聯(lián)系當初的捐贈人歸還捐款的本息。言必信,,行必果,,許濤的自覺行為難能可貴,更彰顯了人格的力量,。
信守諾言,,從中分明可以看到人格魅力的根本——誠信。今天,,我們之所以慨嘆人心不古,、道德滑坡,莫不是因為誠信的缺失,。常言說,,人無信不立。相較于許濤的坦然贏得輿論贊聲一片,,那些東躲西藏的“老賴”被禁乘飛機坐軟臥,,今后更是寸步難行。業(yè)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誠信的重要性無須贅言。
踐諾貴在自覺,,誠信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更應成為一種“發(fā)乎于心,踐之于行”的習慣,。相形之下,,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諸訴法律后的屢行承諾帶有不得不為之的意味,。
自覺踐諾貴比金,,許濤的自覺舉動讓我們看到了誠信并未泯滅,,他傳遞給了整個社會正能量,。 (孫宗林)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