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市區(qū)汾河公園里看到一幅令人氣憤的景象:河邊不遠處的林蔭小道上,,幾束不知被誰丟棄的紫荊花枝散落一地,凌亂的樣子與周圍的春意盎然格格不入,,顯得十分刺眼。兩位散步路過的市民停下腳步,一邊搖頭念叨著攀花者的素質(zhì)堪憂,一邊撿起花枝扔進了附近的垃圾箱……
生活中,可能不少人也遇到過這樣的場景,,或駐足嘆息,或一笑而過,,隨后拋之腦后,。然而,看似不起眼的攀花折草,,卻考量著每個人的素質(zhì),,也在提醒著我們:文明踏青,才能真正“不負春光”,。
小行為折射大文明,。據(jù)媒體報道,近幾年的三四月份,,少數(shù)不文明游客讓武漢大學的櫻花節(jié)變成了“櫻花劫”,,他們腳踩綠草坪、手搖“櫻花雨”,,逼得武漢大學官方微博多次發(fā)文,,呼吁游客文明賞櫻。種種此類,,不勝枚舉,。這些不文明現(xiàn)象,既暴露了少數(shù)游客自身的素質(zhì),,也影響了他人的出游體驗、破壞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全社會攜起手來,,齊抓共管。相關(guān)部門應當持續(xù)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廣大媒體也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鼓勵市民“隨手拍”,,曝光反面典型,,引導群眾文明出游。追本溯源,,則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修養(yǎng)、講道德,、講廉恥,,少一分“任性”,,多一分自律,切莫有花堪折直須折,,待到無花空嗟嘆,。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一個人文明與否,,反映了這個人的品行風貌;千千萬萬人的文明程度,則關(guān)系著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和諧,、人民的幸福。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一草一木,相信文明之花一定會在平陽大地上越開越旺,。(一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