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每個生活在平陽大地上的人,,都渴望享用清新的空氣;每個有呼吸的生命,,都會仰望天空睜大疑惑的眼睛,;每個有責任心的環(huán)保工作者,都會背負著巨大壓力與污染宣戰(zhàn),!盼走冬天,,懼怕冬天還會來!冬天是個坎,,是人們都頭疼的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用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行動治理污染,!”為了喚回頭頂?shù)倪@片藍天白云,,我們做出了巨大努力,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黑鼻孔,、黑眼圈的冬天已成為歷史,但治污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全國空氣質量排名我們仍然穩(wěn)坐紅椅,。
我是一個與環(huán)保專業(yè)和職業(yè)毫不搭邊的庸人,信奉“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閑來無事,,總愛思考一些愚笨的問題,最傻的問題是:真正弄清楚為什么污染這么嚴重,?是誰制造了這么多源源不斷的霧霾,?治理的辦法對癥嗎?我相信,,專家和技術人員對這些簡單的問題都門兒清,。但除了運用天書般的術語外,對普通百姓來說,,有沒有更淺顯易懂的道理,,讓人人形成共識,凝聚成治理的強大合力呢?
放下高貴的身份,,拋卻權威的面紗,,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天,,可否做一次平等交流,?循著愚笨的邏輯,撥開云霧,,探索污染的“真相”呢,?
產業(yè)結構是污染的“生產制造車間”。對這一定論,,筆者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在環(huán)保的高壓態(tài)勢下,空中冒煙的,、地下排水的企業(yè)都關閉了,,連家用車都限制單雙號了,為什么空氣質量還沒改善呢,?排除個別膽大包天的違法違紀者外,,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呢?別忘了,,空氣是流動的,,塵埃是漂浮的,大氣的污染物是長著“腿”的,。若真是鄰居家的煙順風吹進咱家,,即使拆了自家爐灶,又有何用,?弄清了緣由,,也就理清了責任。鄰居家冒煙,讓我家拆灶就沒有道理了,,我們也就可以避免再干“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的傻事了。
冬季氣候是污染“壓縮組裝車間”,。冬季是檢驗大氣質量的“晴雨表”,。冬季是沉重的,,氣壓低,、雨雪少,塵埃自由飛翔的能力減弱,。這是地理常識,,毋庸贅述。
特殊地貌是污染“集中儲存車間”,。污染物為什么就特別青睞這片天地呢,?我們艱辛努力的出發(fā)點就是為了送走這尊瘟神,而不是熱情“留客”,。但為何就事與愿違呢,?反常的結果必有反常的因由。最具特殊性的矛頭,,自然指向——盆地,。打個比方,若把冬季的氣候形容為“鍋蓋”,,那么,,盆地就是聚攏雜物的“鍋”。掀翻鍋蓋的主要辦法是風,。所以,,才有“風吹大地現(xiàn)青天”的現(xiàn)象。
“三大車間”謬論,,謹為一家之言,。若真的把準了病脈,離治愈還遠么,?至此,,不妨再啰嗦幾句,提幾個小小的建議,。
政府:對癥下藥,。特別是遇到極端天氣,立即組建專門的綜合執(zhí)法隊伍,,公開向媒體發(fā)布應急措施和舉報方式,,廣泛接受社會各方監(jiān)督,快速反應,,查實一處關停一處,,變被動為主動,,不授人以柄!
專家:為“三大車間”找足充分的理論支撐依據,,特別是能否測算出鄰家煙塵飄來的總量,,讓廣大環(huán)保工作者,能夠放下包袱,,輕松發(fā)力,?
媒體:開辟“治污大家談”專欄,鼓勵參與,,集中智慧,,也許“土方治百病”、高手在民間,。(國文)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