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教育部網(wǎng)站發(fā)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039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刊發(fā)了教育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對中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立法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教育部在《答復》中稱,,“教育部積極推動將勞動教育寫入教育法,,將中央關于勞動教育的要求落實為法律規(guī)范,,健全勞動教育的法律保障。”教育部還透露,,“目前,,我們已經(jīng)研究形成了《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將‘勞’納入教育方針,,下一步將按程序報送審議,。”
看到這個消息,,眾多教育工作者拍手稱快,。毋庸置疑,當教育回歸到勞動實踐,,回歸到如杜威和陶行知所主張的烹飪,、縫紉、家用電器維修,、農作物種植與培管,、小制作、小發(fā)明等與孩子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而又力所能及的實際操作時,,學生的成長也就與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被激活,他們的生命力被喚醒,。在這種良性的激發(fā)下,,學校會朝著“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知行合一”的美好方向發(fā)展,。
勞動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讓孩子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要讓中小學生的勞動觀念入腦入心,一方面需要國家大力提倡“勞動最光榮”的理念,,充分尊重普通勞動者的工作,,用社會公平重塑勞動的自覺,用改革賦予普通人勤勞的動力,,讓崇尚勞動真正成為社會公眾的共同價值觀,。另一方面,教育部門應切實保障勞動教育的實施,,避免把勞動教育形式化,,采取多樣化勞動教育形式,讓勞動變得活潑有趣;尤其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學會承擔,,從洗衣掃地做起,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讓自覺勞動成為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