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育局,、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意見》要求,,我市將從2020年1月1日啟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在讀學生的課后服務工作,,有效破解長期困擾家長的“放學早、接送難,、無人管”難題。
作為我市推出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課后服務”無疑讓家長充滿期待,。然而,如何做實做細課后服務工作,,真正構建好課內外相結合的良好育人生態(tài),,還需處理好一些關系、把握好一些分寸,,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好,。
學校為主。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有天然優(yōu)勢,。發(fā)揮學校主渠道作用,不僅能夠發(fā)揮教育服務能力,,保障課后服務質量,,而且學生安全,家長放心,。同時,,教育行政部門加強統(tǒng)籌規(guī)劃,整合優(yōu)質資源,,更有利于規(guī)范課后服務管理,。
家長自愿。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是公益性的,、普惠性的,,但也是有償?shù)摹⒂羞x擇性的,。對中小學生課后服務,,要事先征求家長意見,告知學校課后服務有關事宜,,讓學生家長來選擇,。學校課后服務,要優(yōu)先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亟須服務群體,。
規(guī)范服務。開展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以安排作業(yè)輔導,、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娛樂游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為主。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課后服務是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健康成長的需要,而不是額外的學習負擔,,更不應給學生帶來過多心理壓力,。
多予少取。課后服務是一項民生工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后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為此,,政府財政應“多予”,,學校對學生應“少取”;中小學教職工參與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應“多予”,莫讓課后服務成“負擔”,。
強化監(jiān)管,。教育行政部門要把課后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校考評體系,,加強對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的督導檢查,,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尤其不能不征求家長意見,,開展課后服務“一刀切”,,防止民生工程積“民怨”,。
總之,好的政策見效,,既要讓政策落地“開花”,,更要讓人民群眾看到政策帶來的 “結果”。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民生工程辦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