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紛繁信息,,我們應有怎樣的態(tài)度?是不問青紅皂白地轉發(fā)一氣,還是多問幾個為什么?當明知信息不實時,是漠然視之,,或是推波助瀾,抑或是“誓死守衛(wèi)”真相?面對“PX詞條”,,清華學子作出了令人贊賞的詮釋,。
近日,網絡上散播茂名反PX游行造成“15死300傷”,、“坦克車進城”等謠言,。經調查,警方當時采取了清場行動,,沒有人員死亡,。茂名市政府的正式通告也明確,此群體性事件沒有造成人員死亡,。
(人民網4月3日)就在這一風波的當口,,PX是低毒還是劇毒”則在網絡上激戰(zhàn)。清華大學化工系學生圍繞著“PX”這一百度詞條的解釋,,展開了一場特殊的“攻防戰(zhàn)”,,宣稱“清華化工系今日誓死守衛(wèi)詞條”,并最終“堅守住科學的陣地”,,防止了謠言的進一步擴散,。(據(jù)央視4月7日《焦點訪談》)如今,我們身處一個信息龐雜的社會,,原本就難辨其中真?zhèn)?。加之普羅大眾快餐化的信息消費習慣,不懈追問者更是寥寥,?;谶@樣的原因,一條不實信息便極易蠱惑人心,,繼而借助網絡廣泛,、迅捷地傳播,最終掀起軒然大波,。編造這種信息的故意為之,,與不加辨析的轉發(fā)沖動,,性質固然不同,但結果都是使不實信息成為謠言而混淆視聽,,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猶記日本3·11福島核泄后,我國國內的“謠鹽”風波;也還記得2012年結尾時,,四川等地因“世界末日說”發(fā)生的瘋搶蠟燭;2014年春節(jié)前后,,多地瘋傳的“醫(yī)生感染H7N9”;以及3月14日下午,成都街頭市民的群體狂奔……或物價飛漲,,或群體性恐慌,,謠言禍亂社會的案例不勝枚舉,其中無一不有不實信息編造者的煽風點火,,和轉發(fā)傳播者的火上澆油,。
不實信息瞅準了公眾關注度高與真實信息匱乏這對矛盾,與之相對應,,捍衛(wèi)真相便顯得不易而彌足珍貴,。我們贊賞清華學子執(zhí)著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更欽佩他們守護真相的責任擔當,??茖W知識是擊破不實信息的最好利器,在每一場真與假的“攻防戰(zhàn)”中,,明了真相者有責任用專業(yè)知識澄清是非,。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所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科學的素養(yǎng)與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對科學知識的了解,,更體現(xiàn)為運用這些知識維護和捍衛(wèi)科學的勇氣與能力,。擁有這種勇氣和能力,我們就不僅能確保自己行為的科學理性,,也更能促進社會不斷去偽存真,、去邪扶正。
行文至此,,看到晚報版一則《微信傳高鐵招聘臨汾西站未接通知》的信息,。此前,有關大西高鐵招聘的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已傳有一周余,,筆者起初見到微友轉發(fā)的這則“招聘簡章”,,有意分享,卻發(fā)現(xiàn)缺失了報名方式、報名電話和地點等關鍵性要素,,于是試圖借助搜索引擎獲知更多信息,,但均未遂愿,于是斷定它有問題而打消了分享的念頭,,并在其他微友轉發(fā)時提出了我的質疑,。
常說謠言止于智者,畢竟如清華學子那樣明白就里的群體只是少數(shù),,面對一般性的熱點信息,,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多幾種途徑證偽,,須知再煞有介事的不實信息也會露出馬腳,而不轉發(fā),、不傳播可以抑制它們的流布,。
真相不能總是追著謠言跑。以往“謠言惑眾”的教訓告訴我們,,相關權威部門沒能把握某些信息有容易誤導公眾的苗頭,,以至滿城風雨時反應遲鈍,疲于應付,。如前所述,,不實信息之所以可以興風作浪,在于相關正確信息獲知不足,、渠道不暢,,卻又與公眾關切高度相關。因此,,無論從保障公民知情權的角度,,還是從引導社會正確輿論的角度,但凡不涉及國家機密等法律禁止的信息理應公之于眾,。正確信息先行,,不實信息便難以有市場。(孫宗林)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媒體監(jiān)督不易,,且行且珍惜
下一篇: 中國建筑“短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