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眼下進入高考招生季,,各類花式詐騙手法也紛紛登場,,瞄上了廣大考生和家長。諸如“花錢進名?!薄皟?nèi)部有指標”“提前發(fā)獎學金”等誘人的“橄欖枝”紛紛拋來,讓人難以拒絕,。尤其是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讓人防不勝防,。為此,市招考中心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上當受騙,。
認真了解辦學形式
時下不少考生和家長對我國現(xiàn)行的高等學歷教育形式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很容易被招生騙子“忽悠”,。很多人花了錢,,拿到了所謂的錄取通知書,直到入學后才發(fā)現(xiàn)上當了:原來就讀的不是經(jīng)過教育部注冊認證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qū),?茖I(yè)學校,,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網(wǎng)絡教育學院等,。
對此,市招考中心提醒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詳細查看各類學校的招生章程,,其中注明了校址(有無分校)、層次(本科,、高職或?qū),??、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學校,、公辦或民辦高等學?;颡毩W院、高等??茖W?;蚋叩嚷殬I(yè)技術(shù)學院等),、頒發(fā)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等重要信息。另外,,考生可以從學校錄取通知書上的公章進行辨別,,圖章上究竟是某高校,還是某高校某網(wǎng)絡學院或其他,。另外,,有些錄取通知書來自非學歷教育機構(gòu)的培訓班,考生應注意區(qū)別,。
不可輕信“內(nèi)部指標”
幾天前,,有人對市民呂女士談起自己的“關系”,稱能弄到學校內(nèi)部指標,,幫助僅差幾分的孩子升入理想的高校,,條件是要掏10萬元的“運作費”。呂女士將信將疑,。
對此,,市招考中心提醒家長,全國高考招生全面實施陽光工程,,所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向社會公開,,并在高考后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不存在“內(nèi)部指標”一說,。錄取期間,省級招辦及高校也都是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規(guī)定和程序來執(zhí)行,。有的騙子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網(wǎng)站和公眾號,、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以幫助辦理入學手續(xù)為由收取巨額介紹費或錄取費,甚至能拿出偽造的學??瞻卒浫⊥ㄖ獣?,家長一旦付錢,他們就會逃之夭夭,。
軍校招生程序嚴格
小李報的是軍校,,在面試中沒有通過,為此郁郁寡歡,。此時考場外有人熱情為他出主意,,稱自己手里有某軍校招生公文,程序合法,,加蓋公章,,可以不經(jīng)過統(tǒng)一的招錄途徑錄取考生,,小李很是迷惑。
其實,,軍校招生有著十分嚴格的程序和規(guī)定,,被列入提前批次,即使出現(xiàn)線上生源不足的情況,,也是在本科線下一定范圍內(nèi)錄取體檢,、面試、政審合格的考生,。軍校招生沒有計劃外名額,,也不會委托中介或個人招生。
謹防騙子“邀功請賞”
麗麗已達到二本線,,內(nèi)心依然十分煎熬,。因為她的目標并不明確,也不知道如何填報志愿,。這時,,鄰居中有人要她提供考號,聲稱可以幫她大數(shù)據(jù)預測錄取概率,,并可以提供專家一對一咨詢服務,,還能了解投檔軌跡,幫助她升入理想學校,。并一再說明,,如果運作成功,應予以感謝等,。
對此,,市招考中心提醒考生及家長,高招錄取期間,,有些騙子利用家長和考生提供的考號,,在網(wǎng)上下載高考志愿服務APP,通過招生錄取現(xiàn)場咨詢點或通過招生工作人員了解考生投檔軌跡,??忌臼钦d浫。_子卻謊稱是因為他找朋友,、花錢疏通關系,,考生才被錄取,借機邀功,。對此,,考生和家長不可輕信,謹防上當,。
依據(jù)《指南》 慎重擇校
在市區(qū)某超市打工的楊女士,,接到山東煙臺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打來的電話,,建議讓孩子上該校。她到該校臨汾招生點拿到了招生簡章,,條件看起來不錯,,但還是拿不準,所以到招考中心了解情況,。
市招考中心工作人員及時了解情況,,查明這所學校在臨汾沒有注冊。工作人員告訴家長,,每年出的《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填報志愿指南》上舉出的學校皆納入國家統(tǒng)一招生計劃,,有明確的審批單位和辦學性質(zhì)、辦學層次和學制,、招生代碼,、招生專業(yè)和人數(shù),這些學校畢業(yè)的學生,,皆有教育部注冊認證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qū),?茖I(yè)學籍。相反的,,未列入《報考指南》的學校,,表明該校沒有在山西批計劃,其畢業(yè)證臨汾本地不予承認,,也不辦理相應的改派手續(xù),。所以,擇校還是要從《報考指南》入手,,認真了解學校信息,,理性選擇適合考生本身的學校。
市招考中心提醒考生和家長,,騙局雖然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目的都是一個“錢”字,。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謹慎,,不要輕易將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準考證號、銀行賬戶等信息泄露給他人,,也不要心存僥幸,,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
記者 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