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教育部最新出臺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以下簡稱《規(guī)則》),已于3月1日開始實施,,明確學校,、教師可以依法依規(guī)對學生實施懲戒教育。教師有了懲戒權,,如何運用才能既有尺度又有溫度?記者采訪了業(yè)內人士,、家長和學生,他們表達了各自的觀點,。
臨汾三中校長董天保對教育懲戒持支持態(tài)度,。他說,教育要靠兩條腿走路,,一是教給孩子們知識,,二是教給孩子們規(guī)則。做錯了事,,就要付出代價,,說服、 勸導無效,,就要適當加以懲戒,,這是社會的基本規(guī)則。對成年人是如此,,對孩子也是如此。我們的法律,,需要既保證孩子們健康成長不受傷害,,又要讓他們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規(guī)則才行。現(xiàn)在,,學校和教師可以利用《規(guī)則》規(guī)定,,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對犯錯學生作出相應的批評或懲戒,,有利于強化教育效果,。他表示,只有教育懲戒權真正落地,,通過保護和免責機制讓教師有底氣,,教師才能放心教、敢于管,,教育才會美好,。
臨鋼小學教師王翠霞長期擔任班主任,她對老師們害怕管,、不敢管學生的心理十分理解,。近年來,,教師懲戒學生造成師生沖突、家校矛盾的報道不少,,這導致部分教師擔心懲戒學生會給自己和學校惹麻煩,,不敢輕易對學生采取懲戒手段,這影響著教育效果,。之前,,學生犯錯后的批評教育的確讓老師們很頭疼。有的學生挨點兒批評就受不了,,玻璃型人格突出,,這如何能成長為合格的新時代接班人?她希望相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老師教育管理相關細則和程序規(guī)定,建立完備的教師管理爭議處理及救濟程序,,讓老師敢于正確行使教育管理權力,,真正做一個“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的老師,。
“懲戒會不會變成對孩子的懲罰?”自從《規(guī)則》出臺后,學生家長成翠就在字典里認真查閱了“懲戒”與“懲罰”兩個詞的區(qū)別,?!皯徒洹笔侵竿ㄟ^處罰來警戒,讓犯過者感到身心痛苦,,但不能損害受罰者身心健康為原則的一種懲罰方式,,它和“體罰”的本質區(qū)別是體罰損害了受罰者的身心健康。成翠了解到《規(guī)則》列出了教師懲戒的七條“紅線”,,對懲戒權的使用范圍作出了限制,,明確只有當學生產生特定的違紀違規(guī)行為時,教師才能動用懲戒權,。對此,,她感到放心,她相信老師在實施懲戒權時會有理有度,,促使孩子們成長得更好,。
成翠的女兒晶晶是高一學生。她對記者說,,教師懲戒有過學生是應該的,,但要有理有據(jù),如果因為很小的錯誤受到過于嚴厲的懲罰,,會使學生心理受到傷害,。晶晶還說,老師批評學生的時候不能用侮辱人格的詞語,,例如她在上初中時班上一個女同學因長得胖,、體育不達標被體育老師罵成“豬,、肥婆”,那位女同學由此拒絕上體育課,。晶晶說,,老師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如果老師的懲戒是正確和恰當?shù)?,她會欣然接受?/p>
《規(guī)則》出臺,,市教育局政教科科長閆君十分興奮,她認為這是補齊了當下教育的短板,,讓教育手段更加完善,。教育懲戒的原點和終點都是教育,之所以不同于懲罰,,是因為教育懲戒是從愛出發(fā),,責之切源于愛之深。她表示,,教師選擇懲戒措施,,應遵循育人原則,以可接受的方式將懲戒目的觸及學生心靈,,防止濫用懲戒損害學生身心健康,。她還表示,家長和教師的長遠目標都是一致的,,雙方是一種融合共生的關系,,這是落實懲戒教育、加強家?;拥挠欣蛩?。家長要理解、支持,、配合老師教育和管理,共同營造良好教育環(huán)境,。另外,,家校要保持積極良好的溝通。在學生受到懲戒后,,教師告知家長學生的行為情況,,并向家長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狀況,以此調整懲戒方式和力度,,盡可能避免教育懲戒給家庭和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兑?guī)則》的出臺,,邁出了破解學校教育不敢管、不會管的關鍵一步,,相信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會,,會各盡其責、共同發(fā)力,,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生態(tài),。
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