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郭秀婷)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發(fā)布《關于推廣第六批學校落實“雙減”典型案例的通知》,,組織遴選出35個典型案例,。其中,我市“利用文體資源助力課后服務走深走實”案例成功入選并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
為全面落實“雙減”政策,、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從今年3月開始,,我市按照中小學各學段課程設置,、教學特點和學生需求,聚焦愛國主義,、書香校園,、科技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體育美育,、安全科普、規(guī)則意識和文明意識八大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烈士陵園,、氣象觀測站等優(yōu)質教育資源,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開展課后服務,,豐富學生課余生活。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陣地建設與流動服務相結合方式,廣泛開展專題講座,、文物博覽,、VR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并建立一批青少年志愿服務基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積極鼓勵圖書館到學校設立直屬分館,,加強館校聯(lián)動,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與博物館合作進行實驗課程研究,,增設臨汾名人,、臨汾非遺、臨汾歷史沿革等課程內容,,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激發(fā)學生家國情懷。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xù)扎實推進“雙減”政策,,堅持辦好群眾滿意教育,持續(xù)開展課后服務校外實踐活動,,力爭形成校內校外協(xié)同減負,、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