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夸其是精神文明的好教材,,觀眾說其像打開心靈的鑰匙,國家圖書館則稱其為讀者提供了新的知識信息,、豐富了館藏…… 自1985年以來,,山西省臨汾市退休干部李杰生以其豐富的閱歷、勤奮的耕耘,、精妙的構(gòu)思,,苦心創(chuàng)作出260多篇膾炙人口的順口溜,先后在廠礦,、機關,、學校、社區(qū),、農(nóng)村表演1500余場,,聽眾達10萬人次;他的板話集《警世謠》一版再版,依然供不應求,。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傳播中華文明文化的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和山西、山東,、天津,、香港多家媒體報道。在堯都平陽,,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大實話”,、“板話大王”和當代“李有才”。
今年77歲的李杰生是一位有著42年黨齡的老黨員,,自小就熱愛民間文學,,先后從事過教育、商業(yè),、紀檢等工作,,深諳基層生活,并深為所看到的一些不正之風和不良傾向憂慮,。他感到有責任承擔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鞭撻社會丑惡現(xiàn)象的重任,為精神文明建設,、構(gòu)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于是,他從1985年開始,,著手將自己積累的人生體驗,、生活哲理,、為人之道等,編寫成一篇篇“大實話”(出書時易名“警世謠”),,并講給身邊人征求意見不斷完善,。他的名字和作品也迅即進入到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心里。
李杰生在創(chuàng)作中,,勤于觀察,,精于思考,善于記錄人們習以為常,、見慣不怪的事象,,進而分析總結(jié)出警示世人、揚善抑惡,、為人做事的道理,。他從不回避社會上的陰暗面,總是采取實話實說的方式,,明辨事理,,指明是非。如針對農(nóng)村干部選舉中存在的問題,,他編寫了《選拔村干部》《選人與用才》;針對一些青年人不講文明,、不講禮貌的行為,他編寫了《談文明禮貌》《談文明用語》《談尊師》;針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他編寫了《談腐敗》《談送禮》《談做官》,。為了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編寫了《跟人比什么》《說閑談》《談人生》《談交友》;為了倡導和諧文明新風,,他編寫了《婆媳和睦歌》《夫妻關系》《孝敬父母》《解矛盾》等等,。所有篇目,均編寫成瑯瑯上口的順口溜,,寓日常生活的道理于人們喜聞樂見的板話形式之中,,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一名青年在給李杰生的信中寫道:“我在平時也讀了一些書,,但沒有哪一本像《警世謠》這樣吸引我一口氣讀完,。一些很深奧的道理,,在別的書中老半天也難講清,,可您幾句話就點得透透的?!?/p>
強烈的快板節(jié)奏,、濃郁的地方特色、深邃的哲理氛圍,,是《警世謠》得到百姓們喜愛的重要因素,。李杰生創(chuàng)造性地把臨汾當?shù)氐拿裰V民謠等俗語,化入自己的作品,,提煉出新的觀點和警句,,既生動形象、又發(fā)人深省,,往往令人拍手叫絕,。“為人處事憑良心,,不怕半夜鬼叫門”,、善人逆境人解危,惡人墻倒眾人推”,,是勸誡人們向善的;驢馬糞蛋外面光,,塑料花好可不香”、空有追求不努力,,紙上畫餅難充饑”,,是鼓勵人們學習的;婆婆必須高姿態(tài),要把媳婦當女待,。三災八難媳婦到,,女兒再好得去叫”,是說婆媳關系的;正職副職差一字,,實際不是一回事,。正職要求很堅強,副職要求有專長”,,是說上下級關系的……每段快板篇幅不一,,卻總有幾句叫人耳目一新、記憶深刻的,,使大家在會意的笑聲中得到教益,。難怪有的單位把它作為進行思想工作的幫手,有的家庭把它當做必讀書,,還有人把它作為贈送親友的珍貴禮品,。
如今,年近八旬的李杰生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口齒利索,,每年在基層單位演講三四十場,用他的睿智和韌勁傳遞著精神文明的正能量,。 通訊員 蓋建忠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平板電腦代替?zhèn)鹘y(tǒng)菜單電子點餐成時尚
下一篇: 雨天出行請您悠著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