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大一新生們的“開學裝備”令人咋舌,名牌服飾,、高端手機,、“數(shù)碼三件套”等幾乎成了標配,但是動輒過萬的奢侈消費是否值得?
在沒有電腦,、沒有WIFI,,甚至沒有手機的那些年,大學生們的行囊里裝著什么?他們的“開學清單”花費了多少錢?跟著記者的“鏡頭”去看看不同年代的“裝備”吧!
上世紀70年代:鋪蓋卷,、洗臉盆
恢復高考的第二年,,知識改變了李仙玲的人生軌跡。她從農(nóng)村走向省城,,瘦小的肩上扛著枕頭,、被褥和臉盆,貼身的褲兜里還藏著買完車票后剩的幾元錢,,就這樣滿懷憧憬地踏進了山西大學的大門,。
“那個時候?qū)W費、住宿費全免,,每個月還給我們農(nóng)村孩子補貼不少錢,。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巨款,但我也不敢亂花,,給家里寄去一部分錢后,,剩下的錢還要買飯票、學習資料,。”李仙玲興致勃勃地講起了過去的故事,,只有過年,,我才敢回家,不然來回就得花10元錢,?!?/p>
上世紀80年代:燒餅咸菜、“摞補丁”的衣服
1982年,,張海霞成了臨汾地區(qū)自費中專學校的一名學生,。“開學第一天,,我弟弟借了一輛比較新的自行車,,讓我坐在后座上抱著鋪蓋卷?!睆埡O蓟貞浧甬斈甑膱鼍?,忍不住笑了起來,,從我們村騎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學校,這時才發(fā)現(xiàn)光記得帶咸菜,,沒有拿饃,,也沒帶錢。我弟弟費盡口舌,,才從臨紡食堂賒出來10個燒餅,。”
對比兒子的“開學盛況”,,張海霞不禁感慨道:我當時穿去學校的衣服還是我媽的,,那條凡爾丁褲子已是補丁摞補丁,米色格子襯衣都已經(jīng)洗不出來了,。那個年代,,要是哪個同學能穿上一身黃軍裝,那就是大家矚目的焦點,?!?/p>
上世紀90年代:錄音機、80元生活費
“從吉縣到臨汾全程都是土路,,顛簸了3個多小時才到達學校,。我一路上都不敢合眼,生怕揣在身上的80元生活費有了閃失,,更怕哥哥送給我的錄音機被賊惦記,。”1993年,,陳女士帶著簡單的生活用品,,坐著班車來到臨汾衛(wèi)校,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活,。
“我住的宿舍還是瓦房,,屋里很潮濕,自己帶的厚被褥在晚上都抵不過那寒氣,。在這種艱苦的環(huán)境中,,聽磁帶成了唯一的娛樂方式?!睂Ρ痊F(xiàn)在孩子的幸福生活,,陳女士調(diào)侃起當年的“土豪”標準就是“開著桑塔納,用著大哥大”,,而他們這樣的窮學生只有遇到緊急的事兒,,才會去打公用電話。
新世紀來臨:隨聲聽,、電話卡,、翻蓋手機
袁小偉在2000年迎來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學校給統(tǒng)一配備了床上用品以及生活用具?!案改附o我買了幾件美特斯邦威,、真維斯的衣服,這在當年算很好的品牌了,,同學們?yōu)榇颂貏e羨慕我,。”袁小偉的思緒回到了十四年前的那個秋天,。
“我還擁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機——摩托羅拉翻蓋手機,,那時一個班最多有一兩個人有手機,在隨后幾年才慢慢多起來,。不過,,我也不舍得打,更多時候是購買電話卡,,用宿舍的電話打給父母,、朋友。我舅舅為了鼓勵我,,還花了520元給我買了一個索尼隨身聽,,這幾乎伴隨了我整個大學時期?!痹フf他的生活費是500元/月,,在當年算是“高富帥”一族了,但是與現(xiàn)在大學生的開銷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別,。
記者 李靜 趙億平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