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記者 姚建 實習記者 王曉娜)“這是我第一次來臨汾,但絕對不是最后一次,,這里有秋天應有的顏色,有中國最古老的文化,,我感到非常興奮,,這里的一切都非常棒!”10月28日上午,“亞洲攝影家聚焦美麗臨汾”采風團成員湯姆斯·克里斯在離別前仍對臨汾美景意猶未盡,。
10月25日至28日,,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日報總編輯助理王文瀾帶隊的“亞洲攝影家聚焦美麗臨汾”采風團結束了為期4天的采風活動離開我市,。
期間,,他們先后趕赴吉縣壺口瀑布,、襄汾縣丁村遺址、北趙晉國博物館,、洪洞廣勝寺,、洪洞大槐樹、澇洰河生態(tài)園區(qū),、堯陵,、堯廟等名勝景區(qū),觀看美麗絕倫的自然風光,,感受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體驗淳樸至極的風俗人情。
每次觀賞到美麗景色,、每次感受到震撼場景,,采訪團成員都會長時間駐足停留,他們迫于語言無法熟練溝通的障礙,,急切地拿起照相機,,飛快轉動鏡頭,記錄下精彩的瞬間,,直到通行的導游提醒“時間,、時間、注意時間”,,大家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在襄汾丁村,采訪團在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丁村民居建筑群落里,,不時按動快門,定格底蘊深厚的襄汾文化,,并互相留念,。
丁村土布、木版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更是引起國際攝影師的高度關注,?!鞍 ⑻袅?,太棒了!”有一位記者唏噓不已,,不禁大叫贊嘆臨汾民俗文化底蘊厚重。
當采風團抵達吉縣壺口瀑布風景區(qū),,看到滾滾“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闊,,聽到振聾發(fā)聵的流水擊石聲,國外攝影師們統(tǒng)一緘默,,片刻后,,他們掏出隨身的攝影器材,,記錄下黃河文化的精髓。
即將離別前,,曾經(jīng)對臨汾頗有了解的《中國日報》攝影記者張威告訴記者:“以前臨汾空氣污染嚴重,、環(huán)境特別差,但如今看到臨汾這么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整潔的街道,、新型的建筑、便利的交通等,,能感到一個城市正在發(fā)展,、崛起,并向一個好的方向發(fā)展,,現(xiàn)在的臨汾真的很美!”據(jù)悉,,采風團主要由中國日報社、斯里蘭卡今日錫蘭(CeylonToday),、巴基斯坦每日精選(DailyIntekhab-Balochistan)等部分亞洲主流媒體的攝影記者組成,。
這次采風活動旨在將我市古老的歷史文化、秀麗的自然風光,、淳樸的風土人情以及發(fā)展的新成果用鏡頭傳播出去,,擴大我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臨汾,、走進臨汾,,我們將以包容的態(tài)度歡迎遠方的朋友。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團市委發(fā)出救助白血病青年倡議書
下一篇: 管理,,與新課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