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縣教育扶貧工作紀實
臨汾新聞網訊 在地處呂梁山南麓、昕水河畔的大寧縣,從2014年開始實施的教育扶貧工程猶如一場及時雨,灑進了山區(qū)學生的心田,,解決了貧困家庭的燃眉之急,圓了莘莘學子的大學夢?!昂⒆訕纷x、家長樂供,、社會樂幫”成為全縣高度重視教育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打贏脫貧戰(zhàn),、全面建小康”的戰(zhàn)略目標,,創(chuàng)新扶貧機制,優(yōu)化扶貧資源,,把落實扶貧開發(fā)政策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有機銜接起來,,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切實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基本素質和自我發(fā)展能力,加快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步伐,。該縣在教育扶貧工作中瞄準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堅持實事求是、標準合理,、本人申請,、特困優(yōu)先、規(guī)范運作,、公平公正,、陽光操作、社會監(jiān)督的原則,,通過發(fā)放宣傳資料和在電視臺連續(xù)播放專題節(jié)目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并通過嚴格審核,、認定程序,,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認定出來,對資助金的發(fā)放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督檢查,,確保資助金發(fā)放到每個受資助的貧困學生手里,。同時,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實行動態(tài)管理,,對已實現(xiàn)脫貧致富的農村家庭和受資助學生在校期間違規(guī),、違紀、因病休學,、因故退學或月生活費用高于本校學生日常平均消費水平,、存在高消費等行為的做出調整,確保資金發(fā)放??顚S?、萬無一失。
太古鄉(xiāng)后腰村的王強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是個殘疾人,,母親患有哮喘病,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對此,,父母并不氣餒,從小就教育他,,貧窮不可怕,,只要有一個勤奮上進的心,好好念書,,一定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去年8月,王強如愿拿到了山西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全家人喜憂參半,。
眼看到了開學時間,父親求親告友,,東挪西借,,但還是沒有湊夠他的學費。正在這時,,縣領導得知了情況,,讓扶貧局的負責人通過調查了解核實他的家庭實際后,資助他5000元學費,,使他順利入學,。
貧困學生李艷,姐弟都在上學,父親患腦梗塞,,母親耳聾,,是一戶典型的因病致貧戶。去年李艷考上了大學后得到了5000元的資助款,,緩解了家庭經濟困難,。其父母激動地逢人便說,“要不是黨和政府的幫助,,我家孩子就上不起學了,,現(xiàn)在的政策真好!”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據(jù)悉,,2016年該縣共資助二本以上貧困大學生39名,,每人5000元,資金合計19.5萬元;資助中職生76人次,,每人2000元,,資金合計15.2萬元。
這些受助的貧困學生們入學后通過發(fā)短信,、寫感謝信,、送錦旗等方式,表達了對縣委,、縣政府的感激之情。受助學生王強在來信中寫到:“生活給了我很多困難,,但我不抱怨,,反而時時感念生活給了我這么多的機會,我會倍加珍惜,。國家實施的教育扶貧如滴滴甘露,,滋潤著貧困學生的心靈。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黨和政府的關懷?!苯逃鲐殲榇髮幍呢毨W子構筑希望,,幫助許多困難家庭孩子完成學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促使他們?yōu)榧亦l(xiāng)的發(fā)展做出貢獻。(侯耀強 )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