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十萬年前的丁村人遺址,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化石和文化的缺環(huán);4300年前的陶寺遺址,,再現(xiàn)“最初中國”帝堯都城繁榮盛景;盛唐時期,,太平汾城古建群訴說著悠長歷史;北方民居的活化石——丁村民居演繹500年風云……浸潤在深厚的丁陶文化底蘊中,市書協(xié)副秘書長王哲峰意氣風發(fā),,在百米長卷上繪就“居平陽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啟文明定中華垂譽國家先祖”,。
王哲峰,祖籍襄汾,,幼承庭訓,,醉心于翰墨丹青。多年來研習書法,,諸體兼?zhèn)?,尤擅行楷。其書藝向往魏晉南北朝,,崇尚儒雅,,與古為徒,泛觀約取,,集古法之精華,。每當執(zhí)筆揮灑之時,其疾,,有揮斥八極之勢;其緩,,有凝思沉郁之感,。其作品多次入展國家,、省,、市展覽,并于2016年成功舉辦“泛觀約取”個人書法展,。
生于斯,,長于斯。飽含著對這方文化厚土的深沉熱愛,。王哲峰以撇捺寫丁陶,,點劃歌平陽,用手中的筆,,硯間的墨,,講述著家鄉(xiāng)變化的一點一滴。他娓娓道來:這副對聯(lián)以根祖為題,,高度概括了堯對中華民族的重要貢獻,,突出了堯廟的根祖本色,很好地契合了我想在書法中展現(xiàn)陶寺文化,、展現(xiàn)丁陶文化魅力的想法,。我希望能通過我的書法讓更多的人了解襄汾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力傳播丁陶文化,,讓大家更多地了解襄汾,、認識臨汾?!?/p>
“這些年,,襄汾以陶寺遺址、丁村,、汾城為核心的‘一城一村一鎮(zhèn)’文化旅游大開發(fā)進入快車道,,打造‘最早中國’研學旅行第一縣全面啟航,抓住了重點,,切中了要害,,讓我倍感自豪,文化強縣的建設指日可待,?!蓖跽芊甯袊@,文化藝術無止境,,盡一份綿薄之力,,發(fā)一份閃爍之光。為家鄉(xiāng)文化繁榮鼓與呼,,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與夢想,。
“這么豐厚的文化積淀,給了我書法創(chuàng)作無盡的源泉和動力,,我將竭盡所能,,用滿心熱情發(fā)出一位丁陶兒女的真摯邀請,。”王哲峰信心滿滿地說,,所有的旅行都是出發(fā),,來臨汾、到襄汾咱是回家,?!?/p>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