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xiāng)“領頭雁”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灣子里呦,,十八盤,,
彎彎盤盤,騰飛難,,
何時能有領頭雁?
展翅高飛換新顏……”
大幕初啟,,一段旁白唱詞將人帶入一個偏遠落后的山村——灣子里?!膀v飛難”是村子的真實處境,,期盼領頭雁是鄉(xiāng)親們的迫切心聲……
這是9月25日晚,浮山縣蒲劇團在臨汾影劇院“周末劇場”演出原創(chuàng)蒲劇現(xiàn)代戲《太行女兒》時的場景,。
在人聲鼎沸的村“兩委”選舉現(xiàn)場,,早年走出大山拼搏奮斗,致富后回村參加投票的女主人公余巧鳳甫一登場,,便讓村民們的心頭燃起了希望,。這些“老的扛不動銑,小的搬不動磚,,還有幾個怕動彈”的莊稼人,,以及他們中的共產(chǎn)黨員把神圣的一票投給了她——余巧鳳當選灣子里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
鄉(xiāng)情濃如血,期盼重如山,,然而“意外”當選卻使余巧鳳陷入了兩難,,“非是我推辭不愿干,此事叫我好作難:女兒高中省城念,,生意鋪下一攤攤,,我回村還要把女兒的學籍轉,有誰知進山容易出山難,?!?/p>
夜深沉,山寂靜,,繁星點點,。耳邊,丈夫李明遠苦心相勸:“巧鳳啊,,你別憨,,聽我把話說心間。不是我把你前后擋,,你不知村官有多難,,這村官咱村能人都干遍,有誰能攪和這泥水潭?官兒小事麻纏實實難干,。你一旦上了馬陷泥潭,,叫賢妻聽我勸千萬別干,辭村官回城去安安然然,?!钡瑦垡馍?,鄉(xiāng)情濃,,“鏗鏘語似重錘我心震顫,對黨旗舉右手重浮眼前,,那一時心潮澎湃熱血上臉,,此一時卻怎么首尾兩端?當前若只為個人打算,算什么先鋒隊共產(chǎn)黨員?”正是共產(chǎn)黨員初心使命的召喚,,使余巧鳳最終下定了決心,,“正因村官很難干,這重擔總得有人擔,,你畏難來我畏難,,咱村再窮上一百年……村民擁護黨召喚,我是黨員必須沖向前……家事再大也為小,,群眾利益大如山,?!?/p>
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雙向發(fā)展,,神山特產(chǎn)金貢米,,產(chǎn)量高、銷路好,效益可觀;牛羊圈養(yǎng)換品種,,擴大存欄;村東光照好,、地勢平緩,適應建大棚種蔬菜;村南洼舊窯多,、陽光少見,,適合培育食用菌……履新后的余巧鳳跑遍了灣子里的溝溝坎坎,經(jīng)過實地考察,,她給村里制定了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昔日的貧困小山村漸漸新貌初現(xiàn)……
“巍巍太行山呦養(yǎng)育了太行人,太行精神呦鑄就了神與魂,?!贝迕裾\心實意的慰留與丈夫軟硬兼施的勸阻,失利競選對手肖輝輝的惡語造謠與老板趙為群村中考察的真實發(fā)現(xiàn),,以及丈夫的情感誤解與巧鳳的百口莫辯,,共計8場戲的《太行女兒》,一個個入情入理的矛盾沖突使整個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也使余巧鳳這位農(nóng)村黨員,、基層女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shù)男蜗笥l(fā)豐滿起來,。從巧鳳出資幫扶貧困戶絨花一家發(fā)展大棚的推心置腹,到反面人物肖輝輝深受觸動的悔不當初,,再到村民集資為巧鳳女兒李敏治病的暖心之舉,一幕幕順理成章的情節(jié)催動著觀眾在喜與憂的糾葛中感悟真與善,,體味奉獻與感恩,。
兩個小時的時長,仍使觀眾郭福財意猶未盡,。67歲的他也是一名農(nóng)村黨員,,曾干過十多年的生產(chǎn)隊長和居民小組長,深知基層工作的諸多不容易,。他說,,今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要干成這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情,,就需要余巧鳳這樣舍小家為大家,、一心撲在工作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干部!”對于每周五都會來“周末劇場”看戲的郭福財來說,他期待著能夠欣賞到更多像《太行女兒》一樣接地氣,、有筋骨,、有溫度的精品力作。
走下舞臺,,主演杜春景向記者坦承自己此前曾數(shù)度想退出,,“一個是我已年近六旬,與戲中余巧鳳四十多歲的形象存在較大差距,,再者此前我并沒有演過這類蒲劇現(xiàn)代戲,,能否塑造好人物心里沒底?!痹掚m如此,,與戲中女主人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樣,,身為一名戲曲演員的職責使命,,以及導演的再三鼓勵使她最終放下思想包袱,下定決心接受這樣的挑戰(zhàn),。在排練的那段日子里,,杜春景心心念念的都是《太行女兒》,都是戲里的主人公余巧鳳,,“每天半夜起來我要念一遍戲詞,,閑暇時會找來《黨的女兒》等經(jīng)典作品,通過反復揣摩名家名角的現(xiàn)代戲作品來尋找感覺,?!惫Ψ虿回撚行娜耍糯壕俺晒λ茉炝擞嗲渗P這一農(nóng)村致富帶頭人的角色,。但,,臺下觀眾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并未使她沾沾自喜,她深知“離經(jīng)典角色和自己內(nèi)心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演技還需要繼續(xù)打磨,。”
浮山地處太行山支脈——太岳山南麓,,歷史悠久,,文藝繁榮,民風淳樸,。近年來,,浮山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文化惠民擺在突出位置,,組織文藝工作者有針對性地排演了一大批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和戲曲,,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在實現(xiàn)物質(zhì)脫貧的同時實現(xiàn)了精神脫貧,。蒲劇現(xiàn)代戲《太行女兒》即是撥付專門款項,由浮山縣旭光劇團有限公司(浮山縣蒲劇團)創(chuàng)作排演的,。團長張海波介紹,,今年疫情以來,該劇團除復排傳統(tǒng)劇目外,,邀請名家編寫了《太行女兒》劇本,,幾易其稿,并力邀國家一級導演雷亞芬擔任導演,,歷經(jīng)兩個月的排練,,最終將這一作品奉送給廣大觀眾。下一步,,他們將積極響應號召開展“送戲下鄉(xiāng)”文化惠民活動,,真正達到以文藝的形式匯聚團結奮進的力量,激發(fā)廣大群眾決勝小康信心的目的,。
記者 孫宗林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