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不過乾坤灣,。按《易經(jīng)》的說法,,“乾”為天,“坤”為地,,有包容天地日月,、天人合一之象,有剛?cè)岵?、陰陽和諧的意蘊,。
冬日陽光溫和,記者來到山西永和黃河蛇曲國家地質(zhì)公園,近距離感受了乾坤灣的雄奇柔美,、飄逸和諧,。
站在觀景臺,俯瞰乾坤灣,,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滔滔不息的黃河水,,在這里一改奔騰咆哮的個性,劃出優(yōu)美的“S”形大彎,,勾勒出陰陽八卦圖案,,形成河抱著山、山依著河,,河中有山,、山中有河的奇觀。
“我去過世界上不少地方,,看到過許多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激動過。在我看來,,古埃及的金字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等著名景觀,比起這里的黃河秦晉大峽谷上S形大轉(zhuǎn)彎來,,那才是小巫見大巫!”著名民族民俗文化學(xué)者,、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靳之林在對乾坤灣進行考察后,激情澎湃,,欣然命筆,,題寫了“若不見民族魂,陽陽初照,,黃土群巒,,大河九曲十八彎”。
一對從北京趕來的攝影愛好者夫婦在隨團出游路經(jīng)此處時,,特意“請假離團”扎營在此:“今天天還沒亮我們就來到景區(qū)等待日出,,美、震撼……現(xiàn)在正養(yǎng)精蓄銳,,等待見證落日的美,。”坐在帳篷里翻看著一上午的拍攝成果,,夫妻二人真切地分享著激動的心情,。
千百年間,黃河在晉陜之間的群山懷抱中靜靜流淌,。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海內(nèi)外的游客分別站在兩省的土地上,,以不同視角領(lǐng)略大河風(fēng)采,。
乾坤灣與壺口瀑布被稱為黃河上一靜一動的兩顆明珠。從古至今,,有太多的文字曾經(jīng)觸及黃河,,李白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劉禹錫道:“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可是,,在山西永和縣境內(nèi),你看到的黃河卻是另一個模樣:九曲回環(huán),,低吟淺唱,,山水相抱,山河相依,,圓潤的岸線在黃土地上涂繪著一個接一個優(yōu)美的“S”,。
欣賞乾坤灣,你可以用大視野:登高遠眺,,看黃河蜿蜒回旋,,看群山連綿不絕……
欣賞乾坤灣,也可以用小視角,,俯首近察,,看流水沖刷巖石,打磨成的形態(tài)各異的天然石雕;看風(fēng)雨侵蝕摩崖,,創(chuàng)造出的自然天成的神奇壁畫;看黃河生命樹,,看“五行村”永和關(guān),看女媧古廟……處處彰顯大自然鬼斧神工,、精雕細琢的乾坤灣,,以其氣勢宏大、形態(tài)壯美的美學(xué)價值,,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紛至沓來,。
乾坤灣為晉陜大峽谷中一顆最為耀眼的明珠,早在2005年就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可謂實至名歸,。2014年國土資源部批準(zhǔn)其為黃河蛇曲國家地質(zhì)公園。多少年來,,它更是攝影名家爭相拍攝、各路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
2013年5月,,攝影家王悅拍攝的以“黃河龍”命名的“黃河乾坤灣”,刊登在《求是》雜志封底,。照片上,,乾坤灣就像一條蜿蜒盤旋,、鱗光閃閃的“巨龍”,在群山中飛騰,。
2016年10月2日,,央視《朝聞天下》“江山多嬌”國慶特別節(jié)目,在永和黃河乾坤灣設(shè)置了直播點,,通過景觀直播,,展示了乾坤灣的極致之美;央視一套熱播的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片頭也展示了永和乾坤灣的航拍視頻,。
2017年9月,,《大國外交》專題片也毫不吝嗇地對乾坤灣進行了贊美:黃河乾坤灣不僅是山西的,也是國家的,、民族的自然遺產(chǎn),,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龍,,黃河文化一定意義上,,就是龍文化……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節(jié)目中,永和乾坤灣航拍視頻兩次亮相央視,。
…………
文化學(xué)者張士元深情地說:“傳說人文始祖伏羲常來乾坤灣,,在這里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最終悟出了天地運行,、日月更替、陰陽合德,、和諧共生的大道,,創(chuàng)立了太極八卦學(xué)說,開創(chuàng)了華夏文明的先河,。這些美麗的傳說,,不管是否確鑿,都有大量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證實,,神奇的乾坤灣凝聚著中華民族的魂,。”
流連于乾坤灣的美景無法自拔,,大家已經(jīng)開始對這里有更多好奇與期待,。人們想知道,在這里,,生機勃勃的春天,,綠樹成蔭的夏天,秋高氣爽的秋天,,還有小雪流凌的冬日,,又會是怎樣一番雄渾壯麗?
記者 孫宗林 亢亞莉
(圖片由永和縣委宣傳部提供)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