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蘭,萬千母親中普通的一員,。在生活中,,用她博大的情懷、堅強的臂膀,,關(guān)愛,、呵護、支持,、教育著她的女兒,,為女兒的成長和進步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傾注了所有的心血,。近年來,,她多次被侯馬市婦聯(lián)授予“好母親”的獎牌。
心靈的感召
張俊蘭1971年高中畢業(yè)后就參加了工作,。高考制度恢復后,,她也想升學深造,但由于家境不好,,兄弟姐妹多,,作為家里老大的她,只好放棄了大好機會,,早早步入了社會,。由于自己的這段失學經(jīng)歷,她對女兒的學習寄予了很高期望,。
張俊蘭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楊弘,二女兒楊雍,。她不知道太多的教育方法,,不懂很深的教育學、心理學,,不會講太多的大道理,,只是用一顆慈母的心和女兒交流,、溝通,讓女兒自己知道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對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大女兒上初中的一段時間,,由于迷戀游戲機,成績一度下降,??√m知道后,沒像其他家長那樣“電閃雷鳴”般地連責帶問,,只是對女兒輕輕地說:“好孩子,,都是我不好,沒有提醒你,、教育你,。但我相信你的自制力,以后改了就行了,?!比缓螅扰畠荷洗菜潞?,她就坐在女兒身邊,,用一種緩緩的語氣對女兒說:“好女兒,我和爸爸每天辛苦地工作,,就是為了給你們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你們能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以后能比我們這一代有出息,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聽著,、聽著,,女兒流下了淚水,在一聲輕輕的“對不起,,媽媽”后,,下定決心,不再沉溺于游戲世界,。
玩,,是孩子的天性,俊蘭從來不反對女兒玩,有時還和女兒一起玩,。在游戲過程中,,俊蘭總是引導女兒要在游戲中學會技巧,怎么才能贏等,。她經(jīng)常對女兒說:玩,可以,,但不要為了玩而玩,,要通過做游戲?qū)W到有用的東西。在她的教育下,,和她的女兒經(jīng)常一塊玩的幾個同學,,就只有她的女兒成績一直在前面。別人不明白,,俊蘭在這里邊下了多大工夫,付出了什么樣的心血,。
靈魂的塑造
對于女兒的品德教育,張俊蘭是嚴厲的,,甚至是苛求的,。從小她就教育孩子,要尊老愛幼,、尊重老師,、團結(jié)同學、謙虛禮讓等等,。當女兒稍有做不到的地方時,,她就嚴厲地批評,直到女兒承認錯誤,,下定決心改正,。在女兒上學時,有一段時間對于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功課很不重視,,俊蘭了解到這一情況時,,就把女兒叫到跟前。女兒一看媽媽的表情,,怯生生地說:這又不是主課,,不用下很大功夫的。這時,,俊蘭嚴肅地對女兒說:怎么能說不是主課呢?我看了,,課文里講的都是關(guān)于品德的,是教育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這對以后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品德不好,其他方面再突出,還有什么用呢?女兒聽后,,羞愧地低下了頭,。直到現(xiàn)在,兩個女兒說起時,,都非常感謝媽媽的教導,,是媽媽讓她們懂得了“立人德為先”,懂得了一個人要先正心,,然后才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俊蘭知道,光憑在學校的學習是不夠的,,應(yīng)該讓女兒接觸更多的外界事物,,這樣才能開闊視野、活躍思維,,讓女兒的知識更全面,。基于這些認識,,她總是在女兒放假期間,,在工作允許的前提下,帶著女兒出去走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的美好社會,。當然,,每次帶女兒出去,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博物館,、書店,。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提醒女兒,,注意多了解當?shù)氐囊恍v史文化知識,,多觀察自己看到一些事物,增長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每次從外面回來,她們帶的最多的也是書,、學習工具等一些對學習有用的東西,。
感恩的教育
俊蘭出生和成長的年代正處于我國經(jīng)濟社會由弱到強、人民生活由貧窮到富裕的巨大變革時期。她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深刻體會到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來自于黨的領(lǐng)導,、來自于黨的好政策,。因此,她總會在日常生活和對女兒的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表達出她感恩的情感,。她總是找一些合適的機會,,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講給女兒聽,把自己以前的生活和現(xiàn)在的生活進行了對比,。女兒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還問些問題。就是這些故事,,讓女兒懂得了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懂得了為什么要珍惜生活,。慢慢 地,,女兒改變了以往不正確的認識,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積極向上的習慣,,學會了感恩父母、感恩學校,。
認識俊蘭的人都說,,俊蘭的兩個孩子越來越懂事了,聽到這些,,俊蘭只是笑笑,,心里卻清楚,這些只是做人的基礎(chǔ),,而對女兒的教育,,還有很多很多……在俊蘭的支持、教育下,,兩個女兒在學校多次被選為班干部,,并多次被評為“模范班干部”、“三好學生”,、“優(yōu)秀團員”等,。大女兒楊弘在2000年如愿考入山西省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2003年畢業(yè)后在廣西實習,,2004年在侯馬市電視臺參加工作;二女兒楊雍,,考入了臨汾藝校,畢業(yè)后因為喜歡服裝設(shè)計,,又去了江西省服裝學院學習深造,。俊蘭說,只要女兒有學習的愿望和條件,,又愿意為家鄉(xiāng)做貢獻,,她都會支持她們的決定。
這就是張俊蘭,,胸懷開闊,、深明大義,用愛,、用支持,、用無私的奉獻詮釋出“母親”這一稱謂的深刻內(nèi)涵!
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