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千把扇子書畫展”現(xiàn)場(左一為曹勝財),。
日前,襄汾縣82歲的退休干部曹勝財“千把扇子書畫展”在襄汾縣古城鎮(zhèn)盤道村隆重開展,,吸引了眾多書畫愛好者前來觀看,。本次書畫展共展出扇子作品1000余把,有團扇,、折扇,、梯形扇、芭蕉扇,、桃心扇,、方形扇等十余種,,是曹勝財退休返鄉(xiāng)后利用廢紙片做的,變廢為寶,、節(jié)約資源,,扇面內容既有黨的方針政策又有倫理道德警示,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真正體現(xiàn)了退休干部人老心不老,、退休不褪色,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精神風貌,。
一
曹勝財今年82歲,從縣糧局退休返鄉(xiāng)回村后退而不休,,老有所為,,發(fā)揮余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十年如一日,,熱心公益事業(yè),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
他1993年退休回村,,起先每日在家讀書看報、習書練字,,閑著無事,,總覺得應該再做點事情。于是就積極參加了村里的各項活動,,1994年組織參與了村委會主辦的“水中打擂”大型活動,1996年參與組織成立了“盤道書法協(xié)會”,,1997年組織成立了“盤道老年協(xié)會”,1997年組織舉辦了“百人參與千幅剪紙迎香港回歸”大型慶?;顒?,2004年組織參與了《盤道村志》的編寫出版工作,2005年參與了“盤道舞臺”的籌建工作,,2007年組織參與了“盤道民間文學”的編輯出版發(fā)行,,2012年參與村內道路硬化的宣傳發(fā)動工作,并多次參加義務清渠,、義務修路,、義務植樹等工作。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既鍛煉了身體,、豐富了自己的生活內容,,又幫村民們辦了實事,多次受到縣,、鄉(xiāng),、村各級領導的表彰和村民群眾的贊譽,,被村民們稱為“老革命”。他自己作了一首打油詩為證:“革命工作四十年,,光榮退休回家園,,學練書法健身體,再為社會作貢獻,?!?/p>
二
曹勝財制作扇子,已經(jīng)有好幾年的歷史,,數(shù)量不下數(shù)千把,,在盤道村,幾乎每戶村民家中都能見到他做的扇子,。由于他退休后一直“習練書法健身體”,,所以一筆漂亮的毛筆字很拿手。他在制作的扇子上寫上書法作品,,結合形勢,,宣傳黨的政策,,宣傳倫理道德,,宣傳社會主義新風尚,宣傳村里的好人好事……總之,,形態(tài)各異,,內容豐富,方便實用,,人見人愛,。村民喜愛的原因是既能實惠使用,又能從中攝取營養(yǎng),,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獲得樂趣,。有很多村民要回扇子舍不得使用,,而是當成藝術品、裝飾品,,使得群眾索要扇子和曹先生制作扇子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做成一把扇子,需要剪型,、削把,、粘膠、書寫,、裱糊,、壓制,、曬干等十余道工序,費時費力,,來之不易,,但曹勝財樂在其中,堅持不懈,。他在家里的廂房里為自己開了一間“扇子工作室”,,里邊剪子、鋸,、尺子,、圓規(guī)等十八樣兵器樣樣俱全。在老人的“車間”里,,我們看到了許多半成品扇子,,每張扇子上都有老人自己書寫的精美的小篆。
看到老人整天鉆在屋子里制作扇子,,兒女們怕老人累著,,就勸老人少干一會兒。老人卻總結出做扇子的很多好處:既鍛煉了自己的書法水平,,又起到了宣傳教育群眾的作用,;既能廢物利用、節(jié)約資源,,又經(jīng)濟實用,、綠色環(huán)保;既方便了群眾,,又可節(jié)能減排,,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他還為自己做扇子創(chuàng)作了一首打油詩:古稀已過耄耋臨,,我把黃昏當早晨,,學練書法做子扇,全心全意為人民,。
今年暑假來臨之際,,盤道村小學中的180個孩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那就是他們82歲的“扇子爺”曹勝財親自為他們制作的180把不同種類的扇子,,上面用小篆書寫著《弟子規(guī)》,,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記者 劉晚 文/圖)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