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勤義習練書法
年少上學寫仿,,老來重拾筆墨。近日,,我市年過七旬的老人蘇勤義,,臨池不斷,,堅持習練書法,,寫成了《行草千字文》書法集,得到了親朋好友的稱贊,,同時激勵朋友及后輩習練書法,,傳承祖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
蘇勤義,,1944年1月生于運城市稷山縣,,2004年退休后,根據自己所長,經常參加市安全生產協會,、市老區(qū)建設促進會相關義務活動,。而習練書法則是近兩年的事情。
“小時候在老家稷山上小學,,上課之前每個學生都要寫仿,,直到小學畢業(yè)?!碧K勤義說,,自己的書法功底都是小學時積累下來的,后來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參加工作,,都沒有放下過毛筆,,但并沒有專門練習書法,直到2011年才在朋友的指導下臨習碑帖,?!痹谔K勤義的書桌旁堆放著不少習練完的紙張,地下室則更多,,所習練字帖有《蘭亭序》《圣教序》《孫過庭書譜》《智永千字文》等,,近兩三年的時間里,他積極請教書法名家,,與書法愛好者交流學習,,并堅持每天習練兩個小時,一年四季堅持不斷,,書法習作大有長進,,得到了不少書法家贊許。
蘇勤義印集的《千字文》為行書,、草書兩種并行的字體,,書法習作的后面還收錄了《千字文》原文及釋義,方便更多的人學習和了解,。在書寫過程中,,他的行書仿效王羲之行書字體,在對《圣教序》,、《蘭亭序》臨摹的基礎上,,1000字的千字文,找字帖,,查字典,,逐一臨習。由于草書比較生疏,下工夫則更多一些,,以《十七帖》和《智永草書千字文》為范本,,反復臨摹,有的字幾十遍,,甚至上百遍,。
《千字文》與《三字經》、《百家姓》合稱“三百千”,,是古代蒙學讀物的代表,。蘇勤義介紹,三百千”中《千字文》成書最早,,千字文》內蘊豐富,、文采斐然又朗朗上口。古往今來,,不少書法大家都喜好書寫《千字文》,,如隋代的智永,唐代的張旭,、懷素,、高閑,宋代的宋 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元代的趙孟頫、鮮于樞,,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傅山,、趙之謙等,,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千字文》書跡。在古代眾多《千字文》書跡中,,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是不容忽視的一件書法杰作,。
“七十學步,研習書法,,師宗二王,,臨摹碑帖,競成日課,,并以此為樂,?!碧K勤義這樣寫道,。其實,在寫成《行草千字文》之前,他已經寫成了《古文選錄》,,錄入了《蘭亭序》《岳陽樓記》《出師表》《桃花源記》《師說》《前赤壁賦》《陋室銘》等我國傳統文學中的經典名作,。在他的影響下,10歲的小孫女蘇之灝也開始背誦經典古文,,習練書法,,從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我書寫《千字文》并編成集子,,一是練字,,書體依然效法二王;二是學習,學古文,,學歷史,,通過學習增長知識,增強記憶;三是示人,?!碧K勤義這樣介紹印發(fā)《千字文》的初衷,主要是對兒童,,通過弘揚傳統文化,,不僅識字,掌握知識,,而且給予德育的教化和習慣的養(yǎng)成,,使身邊更多人有所受益?!?/p>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