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愛國:跑進世界馬拉松的霍州人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初夏時分,,氣溫逐漸升高。凌晨4時,,當人們還沉浸在夢鄉(xiāng)中,,56歲的崔愛國已經(jīng)奔跑在寬闊的霍東大道上,揮汗如雨,。剛剛參加完秦皇島國際馬拉松比賽的他,,又在為下一個馬拉松賽事做著準備。
崔愛國在比賽中奔跑
在霍州人的眼中,,崔愛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馬拉松“專業(yè)選手”,,因為他不僅是霍州馬拉松團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更是全市唯一跑進世界馬拉松的霍州人,。而在崔愛國的眼中,,馬拉松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他人生的另一個轉(zhuǎn)折點,。
奔跑,,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馬拉松,是一項平常人看來十分枯燥,、尤其是面對42.195公里的漫長路程,,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運動,但在崔愛國眼里,,卻是另一種人生,。
“我覺得馬拉松不是一個競技體育的項目,42.195公里的賽道,,其實是42.195公里長的人生之旅,,你只有不斷地奔跑,才能改變?nèi)松?,看到另一種風景,。”今年56歲的崔愛國邊說邊拿出了七年前的照片,。
照片中的男子臉圓圓的,,像大多數(shù)中年人一樣,挺著一個“啤酒肚”,,與現(xiàn)在精瘦的崔愛國判若兩人,。“那時,,我的體重有170多斤,,褲腰3尺4,比褲長還多6寸,,低頭只能看到自己的肚子,,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腿腳,。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高血壓,、高血脂等肥胖帶來的病癥隨之而來?!?/p>
最初,他從慢走開始,,從居住地附近的北環(huán)路紅綠燈口走到西張路口,,全長1.7公里,他走得是滿頭大汗,,要歇4次才能走完,。跑起來,成了他的第一個心愿,。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期間,,他又親眼目睹了奧運會火炬手傳遞火炬的盛大場景,更促使他堅定了跑步的信心,,從此打開了另一扇人生之窗,。
跑了一年多,崔愛國的體重下降了,,身體各項指標逐步正常,。他的“首馬”是在2009年北京馬拉松完成的,從輕松起跑,,到10多公里身存余力,,然后是半程距離小腿抽筋、腳趾起泡,,再到30多公里的極限……
在艱難的跋涉中,,一位還在懷抱中的小朋友突然向著他揮手喊道:“爺爺,爺爺,,加油,!”童稚的吶喊聲就像沖鋒的號角給了他無比強大的動力。沖過終點的那一刻,,他哭了,。淚水代表著成功,也代表著喜悅,,更代表著新的開始,!從此,他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跑者,,蘭馬,、杭馬,、北馬、廈馬,,他無一缺席,。
盡管馬拉松與其他運動相比,更顯枯燥,,但崔愛國卻更看中這份枯燥中的收獲,。“人生做很多事情都是很枯燥的,,猶如馬拉松,。跑步每個人都可以,但你要跑的時間夠長,、跑40公里,,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而馬拉松就是一個真正需要態(tài)度的運動,?!?/p>
他成為霍州市參加馬拉松賽跑第一人,每一場“全馬”,,他都用矯健的步伐丈量奇跡,,用火熱的激情鑄就夢想。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深深影響著家人和朋友,。家人從最初的不理解,到女婿,、外甥成功陪伴跑完馬拉松全程,。2014年10月19日,崔愛國的侄子以4個多小時的成績跑完了北京全程馬拉松,,2015年元月3日,,他們?nèi)夜灿?人參加了“天風海韻”廈門馬拉松。在家鄉(xiāng)霍州,,已有50多人在他的影響下參加了上百場馬拉松比賽,,成為全國參加馬拉松人數(shù)較多的縣市級城市之一。2013年在霍州成功舉辦了首屆半程馬拉松,,讓更多的人感受馬拉松,、參加馬拉松。
奔跑,,在世界馬拉松的舞臺上
從2009年開始接觸馬拉松運動,,崔愛國就一直懷揣著“挑戰(zhàn)世界六大馬拉松”的夢想。他用七年的時間,,以50場馬拉松比賽的累積一步步地實現(xiàn)奔跑在世界馬拉松舞臺上的夢想,。
2014年,,馬拉松幾乎成了崔愛國生活的全部,從1月2日“廈馬”到11月16日河北合肥馬拉松,,18場比賽,,從寒冬臘月到炎炎夏日,他奔跑的足跡遍布福建,、河北,、重慶、河南,、江蘇,、山東、遼寧,、吉林、甘肅,、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四川14個省市甚至遠赴德國。7年間,,50場馬拉松,,37955公里,相當于51次從山西臨汾跑到首都北京,,這還不包括他平時訓練的公里數(shù),。
一次次地奔跑,一次次地突破自己的極限,,崔愛國在奔跑中接近夢想的殿堂,。
2013年7月7日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馬拉松,出現(xiàn)了他的身影,;2014年9月28日德國柏林馬拉松,,再一次出現(xiàn)了他的身影;2015年4月20日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是他人生的第50個沖刺,,有著更加非同凡響的意義。
創(chuàng)立于189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馬拉松比賽,,也是六大頂級馬拉松賽事之一。只有具備相當水平,,達到其年齡分段成績的業(yè)余選手才能獲得參賽資格,,是馬拉松愛好者心目中的頂級殿堂,。每年有超過50萬人圍觀比賽,參賽選手來自世界90多個國家,,大約2萬余人,。
波士頓馬拉松整個賽道119年從未改變過,27個起伏段考驗著賽跑者的意志,。尤其是波士頓大學附近的“傷心嶺”,,是“波馬”最著名的路段,也有人將此稱作“心碎坡”,,是最后一個長距離上坡,。擁有世界最好成績的長跑男選手在波士頓馬拉松從未跑出過最佳戰(zhàn)績。比賽當天,,又值中雨,、大風、低溫天氣,。這些,,對于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yè)訓練的業(yè)余選手崔愛國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考驗,。凌晨4點多,,波士頓傳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衣服鞋子完全濕透的他,以3小時32分21秒的好成績完成波士頓馬拉松,,成功挑戰(zhàn)世界最艱難的馬拉松賽事,。
“5”是一個尋常的阿拉伯數(shù)字,可他卻用頑強的毅力,,賦予了這個數(shù)字鮮活的意義,。50歲,開始參加馬拉松,;2015年,,56歲,完成了第50場全程馬拉松,。他對馬拉松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他對馬拉松有著深厚的情緣。50場全程,,每一次相同的42.195公里,,有著不一樣的感動和激情。
2010年北京奧體中心,,偶遇幾乎跑遍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的加拿大老年夫婦,;2012年大連馬拉松,結(jié)識與他齊肩并進沖刺終點的香港盲人何榮聯(lián);2013年澳大利亞賽事,,奇遇從世界各地匯聚而來的60人的大家族,;2014年德國柏林馬拉松,在4000多名來自107個國家的選手面前,,拉著鮮紅的國旗奔向終點的自豪……奔跑,、奔跑、奔跑……
握緊拳頭,,身體前傾,,奔跑著每一個42.195公里,成了崔愛國無可替代的姿態(tài),,他要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跑步中,,讓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中國人的身影,讓世界的每一次馬拉松賽場上都有霍州人的身影,。(關莉)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