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游客后,黃河艄公們在木船上休息,。
2006年10月,,于直環(huán)、于海生等人用皮筏子渡河,。
2015年,,黃河艄公們表演劃木船渡黃河的情景。
2014年國慶長假,,游客乘坐于直環(huán)駕駛的游艇觀賞黃河風光,。
這一組圖片跨度近10年,但真正認識艄公于直環(huán),、于海生卻是在今年,。
位于永和縣的于家咀渡口是黃河兩岸知名且水流平穩(wěn)的古渡口。于直環(huán),、于海生的祖輩都是靠擺渡為生,。1936年,,紅軍東征及毛主席回師西渡都是從該渡口過黃河的。在2006年以前,,于家咀人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及照明用的煤油,,還得渡河到陜西省延川縣的清水關,因為渡河要比到永和縣閣底鄉(xiāng)近20余華里,。在慶賀通電的那一天,,于直環(huán)、于海生等人高興地為電視攝制人員和記者表演了渡河買油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公路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渡河的羊皮筏子及渡船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時隔8年(2014年10月)后,,于家咀的村容村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公路不但修到村里,,還修到了黃河邊,。在河邊又見到了當年身背汽車內(nèi)胎筏子的于直環(huán),,可這時,,他已經(jīng)變成了摩托艇經(jīng)營者,每天守候在河邊等游客游覽或渡河,。他的手機是24小時開機,,隨時聽候兩岸渡河人的吆喝。
“他是黃河兩岸遠近聞名的艄公,,他對黃河太熟悉了,。”經(jīng)常與其搭擋的于海生說,,一個艄公一條河,,航道就在他心中,于直環(huán)是永和一號艄公,。
“2006年,,隨著公路建設和乾坤彎景區(qū)游客的增多,我就投資購買了游艇,,在黃河擺渡,。2014年,放棄了每天收入數(shù)百元的機會,,我出去了一趟,,回來就著手建造木船?!庇谥杯h(huán)說,,他是木船和游艇的主人,,可以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有時是擺渡者,,有時還是演員,,人們在這里可以看到原生態(tài)的艄公和原生態(tài)的木船渡河,這也是他到陜西考察一番的結果,。
談到未來的打算,,于直環(huán)說,他想讓羊皮筏子再現(xiàn)古渡口,,讓游客親身體驗,、觀看黃河艄公如何使用羊皮筏子渡黃河。(王隰斌)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