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在臨紡生活區(qū),,經(jīng)常能見到這樣一幅場景:一名高高胖胖的中年男子手拿一兩元錢直奔菜攤。見到老板后慢吞吞地報出自己需要的“豆腐”或“面”,。攤販便接過他手中的錢,,遞給他相應(yīng)的東西。
殊不知,,這簡單的“默契”背后隱藏著一個感人故事,。這名男子名叫魏潤生,今年49歲,,智商卻不及10歲孩童,。他的嫂子王潤花悉心照顧他24年,,以點點滴滴的真情詮釋長嫂如母的感人故事。
迎難而上 夫妻相濡以沫
1992年,,魏臨生經(jīng)人介紹與比自己小十歲的王潤花相識,。不幸的是,那一年,,魏臨生的父親剛剛?cè)ナ?,母親因此遭受打擊而一病不起。照顧母親和智障弟弟的重任落到了而立之年的魏臨生的肩上,。
與其他姑娘不同,,正值風(fēng)華的王潤花并沒有像其他姑娘一樣被魏臨生的家庭條件所嚇退,反而被魏臨生的善良和照顧家人的那種擔當所吸引,。還未過門就開始幫魏臨生照顧起他的母親和弟弟,。
“那時候也沒有想太多,就覺得這個男人既然對自己的母親和弟弟都那么好,,證明他是一個有擔當?shù)哪腥?,以后結(jié)了婚他也一定會這么用心地對我?!本瓦@樣,,王潤花不顧家人的反對,1993年在與魏臨生相識一年之后,,結(jié)為了夫妻,。
主動出擊 扛起家庭重任
婚后,為了減輕丈夫的負擔,,王潤花主動擔起了照顧婆婆和小叔子的重任,。
與其他人不同,面對小叔子的無理取鬧,,王潤花不僅沒有退縮,,反而研究了一套照顧他的方法。
正是因為這套獨特的方法,,王潤花不止一次遭受魏家人的誤解,。“雖然小叔子的智力有問題,,但是我想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對待他,,慢慢地鍛煉他?!蓖鯘櫥ㄕf,,“但是卻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尤其是我婆婆,特別偏袒小叔子,,只要有她在,,小叔子幾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穿衣服都是我老公給他穿,,看到小叔子經(jīng)常被我‘使喚’,,他們會覺得我是在故意為難他?!?/p>
縱然家人誤解,,但王潤花并沒有放棄。在她的堅持下,,小叔子慢慢學(xué)會了自己穿衣服,,甚至還會拿錢幫王潤花買東西。
看著小叔子一天天“長大”,,家人才日漸消除了對王潤花的誤解,,明白了這位嫂子的真正用心。
不離不棄 詮釋長嫂如母
1998年,,魏臨生的母親因病去世,,為了照顧小叔子,下崗之后王潤花夫婦從沒離開臨紡去遠處尋找工作,。他們擺過地攤,、賣過水果、打過餅子,。凡是能在臨紡附近掙錢的門路,,夫妻二人都嘗試過。
為了小叔子以后有人照顧,,王潤花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他和叔叔之間的感情?!艾F(xiàn)在兒子對小叔子要比我們對他還要好,,以前都是老公給小叔子洗澡,現(xiàn)在兒子長大了,,基本上都是他幫叔叔洗,。”王潤花說,,“這樣,,就算以后我們真的照顧不了小叔子了,最起碼我兒子也不會嫌棄他,?!?/p>
不管遭遇多少變故,王潤花始終笑對人生,坦然面對,,對小叔子不離不棄,。
記者 李靜 楊杰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