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一大早,,賀星龍就帶著筆者趕往割麥村,。這里有幾個病人打電話讓他過去看病,。割麥村位于黃河岸邊,,山路崎嶇難行。為了趕路,,賀星龍騎得飛快,。
64歲的割麥村村民閆德林帶著我們來到他家,一邊訴說著賀星龍給他看病的事兒,,一邊描述著賀星龍關(guān)心下一代的故事。
村里有十幾個幼兒,,屬于防疫對象,,每每到了打防疫針的時候,賀星龍總會及時出現(xiàn)在他們家里,。有一次下大雨,,輪到一個幼兒打防疫針,家人以為下雨天,,賀星龍不會來,。可誰也沒有想到,,賀星龍騎著摩托車冒雨趕來了,。家人感動地說:下這么大的雨,你就不怕路滑危險?”賀星龍卻一笑置之:“給孩子打防疫針要緊,,這點雨不算啥,。”
為了圓鄉(xiāng)親致富夢 他當(dāng)了“村官”
在樂堂村一帶,,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飼養(yǎng)的一兩頭膘肥體壯的驢,。原來,這里溝壑縱橫,,山路彎彎,,村民們的春種秋收,拉水運輸,,全靠驢兒來完成,。因此,保證驢兒身體強壯,,是當(dāng)?shù)卮迕竦念^等大事,。
賀星龍在行醫(yī)的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村民牽著驢來找他看病。他雖然上衛(wèi)校時接觸過一點獸醫(yī)知識,,但要真正地給牲畜治病,,卻沒有太大把握。不懂可以學(xué),,從此,,賀星龍又開始鉆研獸醫(yī)知識。
他揣摩著獸醫(yī)書上的案例,,上網(wǎng)查閱相關(guān)的病情,,參照為人看病的原理,很快學(xué)會了獸醫(yī)知識,,主動承擔(dān)起村里150多頭驢的防疫和治療,。這一干,,就是15年,。
在樂堂村,羊也是村民們一份重量級的家當(dāng),。不少村民把給兒女們嫁娶和蓋房的希望,,寄托在羊身上。什么事兒重要,,賀星龍就干什么,。于是,他又承擔(dān)起村里600多頭羊的防疫和治療,。
2005年年初,,賀星龍被選為樂堂村黨支部委員、村委委員,。那時,,國家援助貧困地區(qū)通水、通電和通路,,可是水管已經(jīng)通到村邊了,,卻因沒有年輕人干活而停工,賀星龍便主動請纓,,帶領(lǐng)留守老人,,掄鎬挖渠,安裝水管,,費時一年,,終于使這個干旱的村子通了水。
要想富,,先修路,。2009年,,開始實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橫穿樂堂村10公里的主干道,,被鄰村的村民擋住了,。賀星龍不僅主動登門協(xié)商,還承諾給村民每年免費輸液兩次,。一句諾言一下子就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春種秋收,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機械化是村民們夢寐以求而又遙不可及的難事兒,。賀星龍就帶領(lǐng)那些留守老人,,奮戰(zhàn)三個冬春,修通了4條溝18里機耕路,,樂堂村人從此告別了驢馱人挑的歷史,。
隨著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和升級,,2012年,,縣里號召種蘋果樹,村民們擔(dān)心蘋果多了沒銷路,。賀星龍就率先在自己租種的4畝地里栽上了142棵紅富士蘋果樹做示范。在他的帶動下,,現(xiàn)在村里已栽種蘋果樹800多畝,。
過去來樂堂村采訪,要不是有人帶路,,是很難找到的?,F(xiàn)在好了,樂堂村口豎起一方大大的石頭,,石頭上刻著“樂堂村”三個紅色大字,,十分醒目。
說起這個新村牌的故事,,還凝聚著賀星龍的心血,。
其實,賀星龍早就想弄一個村牌,,原先想著在電線桿上掛個廣告牌,,可山里風(fēng)大,不耐用,。
賀星龍在一次出診路上,,路過黃河邊上的挖沙工程隊,,一塊大石頭,,讓他眼前一亮。這塊石頭厚50厘米,,高2.3米,,呈三角形,最寬的地方有100厘米,,用來做“村牌”再合適不過了,。拿定主意后,賀星龍和工程隊談好了價錢,,花1100元讓他們把石頭運到了樂堂村。他又專門去了縣城,,請來了專業(yè)的刻字師傅,。打地基用的鋼筋、水泥和沙子,,再加上刻字,又花去了1000元,。
賀星龍豎起的村牌,,實際上是吹響了扶貧攻堅戰(zhàn)的進軍號角,亮出了樂堂村對外開放,、脫貧致富的名片,,樹起了共產(chǎn)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一面旗幟。
舍小家為大家 彰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
賀星龍的妻子陳翠萍是一個聰明活潑,、美麗賢惠的女子,。
她與賀星龍是校友,二人13年前步入婚姻的殿堂,。當(dāng)初,,賀星龍向妻子保證,一定要讓她過上好日子,。然而,,13年過去了,賀星龍給妻子帶來了什么?
那天,,陳翠萍應(yīng)約從縣城趕回來,,講了他們的故事:
13年里,賀星龍沒有給妻子買過一件首飾;有一年年根兒,,因為妻子燙頭花了30元錢,,賀星龍大為惱火,埋怨妻子亂花錢,?!盃C頭發(fā)和治病救命哪個重要?”面對丈夫的數(shù)落,,眼含淚水的妻子欲言又止。
2008年,,樂堂村原有的小學(xué)被撤并,考慮到一雙兒女都到了上學(xué)的年齡,,陳翠萍便瞞著丈夫,,琢磨在縣城找間門面,想讓賀星龍在縣城開個診所,,既方便孩子在縣城上學(xué),,又能免去丈夫在村里奔波出診的辛苦,還能有個好收入,。
交了定金后,,陳翠萍回到村里向丈夫說出自己的打算,不料卻遭到賀星龍的極力反對,,在妻子的再三逼問下,,賀星龍才吞吞吐吐地告訴她:為了方便群眾看病,他瞞著妻子貸款12500元,,在30里外的移民新村,,買了兩孔窯洞,辦起了第二診所,。
無奈,,陳翠萍把縣城租的房子退了。為此,,夫妻二人“冷戰(zhàn)”了不少日子?!拔覐囊婚_始就知道,,星龍不會進城的,他實在放心不下村里的病人,。開了第二診所也好,,不用大老遠地背著那些藥瓶跑,他能輕快點,,我也放心了,。”面對屢勸不動的丈夫,,通情達理的陳翠萍再次選擇了理解和支持,。
在縣城上小學(xué)的女兒,一個學(xué)期難得見爸爸一面,,問起她的愿望,,孩子一本正經(jīng)地回答:我就希望我和弟弟生日的時候,,能和爸爸一塊兒過?!笨膳畠哼@個小小的愿望,,卻一次也沒有實現(xiàn)。
“兒子見別的孩子有很多玩具,,就想買個手槍,,可賀星龍‘摳門’,僅花了15元錢給兒子買了個次品,。孩子在城里生活了好幾年,,不知道漢堡是啥東西,他每天最想吃的菜就是土豆絲,?!闭f到這里,陳翠萍潸然淚下……
2015年冬,,在割麥村小學(xué)給學(xué)生接種疫苗時,,孩子們課間用嘴直接對著水龍頭喝自來水的情景,讓賀星龍難過了好幾天,。為了讓孩子們能在大冬天喝上熱水,,他花700元錢為孩子們每人買了一個保溫杯。摳門”的賀星龍卻無暇顧及自己的兩個孩子,,舍不得給自己的兒女也買一個,。
每年過年,賀星龍都要給村里的五保戶送新衣服和米面,,而他自己卻穿著舊衣服,,年夜飯除了餃子就是一盤炒豆芽……有一年過年,妻子花200多元給賀星龍買了身新衣服,,沒幾天就不見了,,后來才知道丈夫把新衣服送給了一個五保戶。
“嫁給一個很少過問家的丈夫,,你后悔過嗎?”
想了想,,陳翠萍這樣說:星龍之所以選擇留在村里,選擇舍小家顧大家,,自然有他的道理,,我要支持就要支持到底。有時候我也覺得他傻,,自己的孩子不心疼,,自己家的地荒著,自己家的光景不張羅,,村里老百姓家的事兒,,十里八鄉(xiāng)的人生了病,,他貼錢貼力貼心去忙活兒。但他換來了鄉(xiāng)親們的心,,我的心也暖暖的,。”
采訪賀星龍之前,,筆者曾見過翼城縣委組織部黨建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高本增,。高本增曾在兩年時間里記錄賀星龍的生活,對賀星龍的事跡十分熟悉,。他是這樣描述的:好幾次出診的路上,,賀星龍就在我的鏡頭里,在我的眼皮底下滾落山崖,,一次比一次危險,,他卻說‘病人的病情要緊’。我覺得他心里只有病人,,沒有家人沒有自己,。只要遇見稍微困難的病人,他從診包里找出對癥的藥,,塞給病人就走,,他總是說‘他們真得困難啊!’”
并非尾聲 名揚黃河兩岸的黨員醫(yī)生
賀星龍這個傳奇式的鄉(xiāng)村醫(yī)生、80后共產(chǎn)黨員,,那一串串生動而樸實的故事,,流傳于秦晉沿黃一帶,特別是大寧,、延長兩縣的農(nóng)村,,在廣大人民群眾和父老鄉(xiāng)親心中,他樹立了共產(chǎn)黨員的模范形象,。
在村衛(wèi)生所,,賀星龍擺放著許多物件:爺爺用過的拔火罐,父親用過的老算盤,,丈母娘給他縫的背藥包,出診時穿過的雨衣,、手電筒,、防滑鏈、舊聽診器,、舊針管,、老藥柜……這些舊物件雖然布滿了灰塵,卻記載著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給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看病時的偉岸身影,。
在村衛(wèi)生所的墻壁上,、桌子上,,堆放著一摞摞記賬本和欠款單。這些老賬本雖然泛黃,,甚至有的已經(jīng)字跡模糊,,但它真實地詮釋著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赤誠之心。
院門外停放著一輛摩托車,,這已是賀星龍騎過的第7輛,。行駛了40多萬公里,可以繞地球10圈,,出診17萬人次,,背破12個藥包,免收出診費35萬元……這些數(shù)據(jù),,默默記錄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16年扎根窮鄉(xiāng)僻壤,,為老百姓服務(wù)的雄心壯志。
夏全發(fā) 景捷升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