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一張張朝夕相處的笑臉,,一句句暖人心窩的“過年好”,1月28日大年初一一大早,,汾西縣對竹鎮(zhèn)北掌村“第一書記”蔡源龍的身影出現在北掌村的村路上,,本該于除夕放假回家過節(jié)的他選擇了堅守崗位,,和村民一起過大年。
蔡源龍畢業(yè)于省水利學院,,2007年進入汾西縣水利局工作,擔任農水股技術員期間,,他參與了全縣農村飲水解困工程,,經常翻山越嶺、走村串戶,,規(guī)劃測量,、駐村施工、監(jiān)督驗收,,對農村,、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
“北掌村位于對竹鎮(zhèn)東部,,這個村由北掌村,、南掌村、野村3個自然村組成,,全村271戶870人,,貧困戶60戶,貧困人口196口,,耕地2200畝,,是個純農業(yè)村?!辈淘待垖Υ謇锏幕厩闆r了然于胸,,他指著遠處散落的住戶向記者介紹說,北掌村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養(yǎng)殖為主,,目前,,本村共有小雜糧基地200畝,以種植谷子,、豆類為主,,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方面以養(yǎng)牛、羊,、豬為主,。
在蔡源龍的駐村筆記里這樣寫著:“李金虎家5口人,,耕地面積10.28畝。住房面積20平方米,。致貧原因:上學開銷大,。脫貧需求:缺資金。現狀:獲取貼息貸款10萬元,,搞起了生豬養(yǎng)殖50頭,。兩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免除了學費……”
“大叔,,過年好!給您拜年了!”帶著新年祝福,蔡源龍來到了李金虎家中,,噓寒問暖,,鼓勵李金虎要借助黨和政府的幫扶,繼續(xù)努力,,樹立信心,,爭取過上幸福生活。李金虎笑著說:“去年人均收入4377元,,國家扶貧資金5000元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紅500元穩(wěn)定脫貧?!?/p>
村民李長俊因病導致家庭返貧,,蔡源龍與他們夫婦促膝交談,了解李長俊的身體康復,、家庭生活現狀,、在外打工收入等情況。蔡源龍鼓勵李長俊要鼓起生活的信心,,相信有黨和政府的幫扶,,生活一定會越過越好。隨后,,蔡源龍還走訪慰問了村里的其他貧困戶,,為他們送去新春祝福。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今年的工作,,蔡源龍也有著他的打算,他說:“眼下除了要做好北掌水庫工程與北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務對接外,,最重要的就是啟動光伏發(fā)電扶貧項目建設,,完善村衛(wèi)生所建設項目,這對于增加村民收入、解決村民‘看病難’問題起著重要作用,。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希望能夠傾盡自己所能,幫助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