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雙方當事人就像我的左右手,每一起案件審理后,,也許我不一定能記得他們,,但他們可能會永遠記著我,,他們打官司不容易,我要為他們負責,?!边@是吉縣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審判員張英迪常說的一句話。
20年來,,她始終追求案件事實的真實客觀,,力求讓當事人在其審理的每個案件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能感受到公平與正義。她平均每年辦理各類復雜,、疑難案件200余起,,年均結案率100%,各項考核指標均居全院首列,。2018年被山西省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被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三等功;2020年被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個人嘉獎;2021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稱號……榮譽的背后,是張英迪二十年如一日踐行司法為民的努力,。
“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對群眾負責,、讓群眾滿意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剛任職法官時,,她審理了兩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兩位農民工在臨吉高速修建過程中進行了零星施工,完工時沒有辦理結算確認手續(xù),因而工資遲遲得不到支付。兩位農民工多次向工程項目部要賬,、到天津市政上訪,、再向法院提起一審,、二審訴訟,歷經種種艱辛和無奈,。二審將案件發(fā)還重審后,,張英迪接手了該案,她一邊安撫當事人情緒,,一邊本著實事求是、一查到底的精神,帶領合議庭人員到相關部門一步步去調查、去核實,。在她的努力和堅持下,兩位原告最終與被告達成調解協議,,得到了應得報酬,,并全部予以履行。事后,,兩位當事人為她送來一塊寫有“一身正氣為百姓,,兩袖清風女包公”的牌匾表示感謝,。張英迪笑著說:“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因為我不僅是一名法官,更是一位吉縣人,,沒有你們的辛苦付出,哪會有我們吉縣人民暢通無阻的交通便利,。”多年來,,她辦理的再審審查,、發(fā)回重審,、再審等各類復雜疑難案件,都能得到當事人的信服,,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家事審判改革以來,,張英迪主動挑起這一重擔,,用心探索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為了進一步落實家事審判的司法理念,撫平家事糾紛當事人的情緒,,她積極學習心理學,,并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在辦案實踐中,,她創(chuàng)新了音樂撫慰法,、優(yōu)缺點對比法、明揚暗抑法,、互動參與法等新型審判方式方法,。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僅為全院干警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還在全省法院予以推廣,。
在完成各項工作的同時,,張英迪還熱衷于參加各類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疫情防控期間,,她充分發(fā)揮心理咨詢師的優(yōu)勢,,主動參加各機構組織的心理危機干預熱線服務活動,積極接聽心理熱線,,對各種心理不適的人群進行熱線心理干預,,堅持每周在吉縣婦聯進行“微課堂”講課,緩解婦女們的各種不良情緒并給予她們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及能量,。
這就是張英迪,,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了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承諾,用知識和智慧詮釋了一名法官的擔當和責任,,用真誠和善良譜寫著一名女法官的情懷和愛心,。
記者 白潔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