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對我的關心和照顧,。失去了世上最親的人以后,我就失去了依靠,,打算混日子……直到遇見您,,您那親切的話語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又重新感受到了母愛般的溫暖。老師,,我多想叫您一聲‘媽媽’呀,請允許我叫您一聲‘媽媽’吧,?!边@是一名曾經(jīng)的“問題生”寫給一位老師的感謝信,信中的老師“媽媽”即現(xiàn)為臨汾一中英語教師,、初二年級主任的盧俊文,。
27年前,年輕的盧俊文走上了三尺講臺,,從此便將青春與粉末,、教鞭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27年的從教生涯中,,她用愛心,、耐心、責任心規(guī)范著自己的言行,,用執(zhí)著,、無私、奉獻實踐著自己獻身教育事業(yè)的誓言,。然而,,27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她付出了比別人多十二分的努力與艱辛,。
“問題生”不僅無心向學,,在校期間還常常出現(xiàn)“不合群、不合作”的抵觸情緒與叛逆行為,?!皢栴}”的背后一定另有隱情!多方走訪后,盧俊文了解到這名學生無父無母,獨自一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經(jīng)常饑一頓飽一頓,,只有個遠房舅舅偶爾接濟他的生活。于是每到周末,,盧俊文要么把他喊到家里來吃飯,,要么去他家?guī)退帐拔葑印⒆鲲?,還安排學習委員和他結對子,,幫他輔導功課。愛的陽光照進學生的心田,,融化了冰封已久的堅冰,。
還有一次,下晚自習時盧俊文不慎扭傷了腳,,第二天,,她拖著連鞋都穿不上的紅腫的腳,一瘸一拐地出現(xiàn)在講臺上,,像往常一樣悉心教課,。那堂課,講臺上的她艱難挪步寫著板書,,講臺下鴉雀無聲,。下課后,深受感動的同學們在教室后黑板上寫道:“盧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決不辜負您的辛勞!”“愛”與“被愛”的相互作用下,多年來,,她帶過的班級分別榮獲“山西省優(yōu)秀班集體”,、“臨汾市優(yōu)秀團支部”、“捐資助殘先進集體”……她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外語教師”,、“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山西省優(yōu)秀班主任”、“明星教師”等榮譽稱號,。
日常教學中,,盧俊文大膽采用新教法,自編英語每周一歌,、英語順口溜,、繞口令等,想方設法敲開學生的興趣大門;為了不讓一個學生輟學,,她每學年都拿出一部分工資資助貧困生;為了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她經(jīng)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后進生義務補課,。
作為山西師大教育學院的兼職教師,她在認真總結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積極承擔培訓頂崗支教學生和換崗教師的培訓工作,,并多次赴蒲縣、汾西,、大寧,、古縣、隰縣等地送教下鄉(xiāng),,幫助山區(qū)教師們更新觀念,、改進教法。她撰寫的論文《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培養(yǎng)英語聽說習慣》《采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學,,開啟創(chuàng)新思維大門》《書寫愛的篇章》等先后獲得全國論文大賽一、二,、三等獎,。
“起始于辛勞,收獲于平淡,。我無悔我的選擇,,并將永不懈怠我的追求!”從奉獻型、學習型教師到反思型,、研究型教師,27年的教育工作崗位上,,盧俊文始終以“愛生如子,,工作至上”為準則,守著教育這片樂土,,在“師者”的路上默默耕耘,。
本報記者 段碧蓉 實習生 姚曉元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