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園在不少村民的眼中,不過是個“看孩子”的地方。好在近兩年這種觀念正慢慢被改變,。幼兒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個“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大方面,。
相對來說,,我覺得地處農村的幼兒園有著城市無法比擬的自然條件,這里的孩子們有更多機會親近大自然,,這對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著促進作用,。
盡管有著地域方面的優(yōu)勢,但是在農村,,由于孩子的父母年齡層相對較低,,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幾乎不帶孩子,,也不注重與孩子的交流,這就使得幼教工作出現了斷層,。
有些家長認為,,“我把孩子交給了幼兒園,那我就可以不用管了”,。其實不然,,幼兒教育絕不僅僅是幼兒園的責任,而是需要家長來積極配合,。所以在與家長交流,、溝通方面,我花了大量時間來做這項工作,,比如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參加開學典禮,,比如讓父母參與孩子的匯報演出和參加親子運動會等。
當然還有一些家長相反,,他們會過度關注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家長們“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也是導致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這種現象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規(guī)律,對孩子身心發(fā)展有著不良影響,。
盡管家長這樣的做法欠妥,但從我內心來說,,他們對于孩子教育的重視,,還是讓我感到比較欣慰。面對這樣的家長,,講清楚這樣做的利弊,,他們自然會更配合幼兒園的工作。我常給他們講這樣一段話:“孩子的世界里不應該只有輸贏,,還應該有童話,。
他們終究會一天天慢慢長大,總有一天他會知道,,“任意門”不是哪兒都能去,,世界上也沒有“竹蜻蜓”,不會有“圣斗士”和“雅典娜”,。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童真,,只在屬于他們的這幾年會有,這幾年,,很短,?!?/p>
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有個現象非常普遍,,那就是不少人因為忙于工作,,讓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幫著帶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我會經常提醒孩子的父母加強與孩子交流,,尤其是父親,應該更多地抽出時間引導孩子去探索外部世界,。
在孩子的眼中,,父親似乎是他們心中“無所不能”的英雄。我記得在2014元旦期間舉辦的親子運動會上,,一些平時比較靦腆的孩子也會和父親奮力完成游戲,,這就是父親和母親所給予他們的不同。因為母親帶給他們的是溫和與友善,,而父親則帶給了他們力量與競爭,。
無論父親還是母親,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懂事,,不斷呈現出了新氣象,是為人父母最滿足的事情,。我也是如此,,那種幸福就好像站在一朵玫瑰花前,凝視花朵次第開放,。(記者 卞志強)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