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有名的趙振華、李登曉(音)經(jīng)常來我家找我父親,,那時候所有人都以為他們僅僅是放羊和賣草席的,而我父親在外界看來也就是一個‘賣炭翁’,。‘趙振華的羊,,李登曉的席子,,成金水的炭’被人們口口相傳。直到解放后,,人們才知道這些身份都是掩人耳目的,,他們都是黨的地下工作者?!保罚箽q高齡的成云芳老人順著時間的脈絡(luò),,回憶起兒時的情景,“那時候我還小,,哪里知道那是地下黨員不定期來我家開重要會議,。”成云芳老人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時候每當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來家里找父 親,,看著他們進入自家后院的窯洞內(nèi),然后關(guān)了門,,拉了窗簾,,她都會好奇地問母親那些人來找父親做什么,,而母親總是笑著告訴她那是在祭拜神子,,然后摸著她的頭讓她出去玩。每當父親成金水讓去隔壁村找某位叔叔來自家商量事情的時候,,聽話的成云芳總是高興地跑著去叫,,活脫脫一個“小交通員”,。“我記得最遠的一次來回跑了二十里路,,到娛曲村幫父親叫來了賣草席的李登曉,。”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成金水老人隨解放大軍挺進中原,。父親臨走時叮囑成云芳:“無論如何都要走正道!”也就是這一句叮囑,,鼓起了她幼小心靈最深處的革命熱情,。
小學四年級時,親身參與革命的機會終于降臨在了成云芳的身上,。14歲的她被學校抽調(diào)參加文工團,,成為團里年齡最小的一名演員,經(jīng)常與一些哥哥,、姐姐和老師外出參加演出,,利用快板宣傳抗戰(zhàn)勝利的成果。臨汾解放戰(zhàn)役剛剛剛打時,,每天都有捷報傳來,,編演人員需要及時把這些消息編進快板并表演和宣傳,為此指導老師往往要編寫劇本到深夜,,而上臺表 演的同志則要連夜對劇本進行熟悉和背誦,。
那時候,很多快板表演的題材都是控訴日本鬼子罪行的,。由于條件有限,,演出時沒有道具服裝成了他們最頭疼的事情。怎么辦,?成云芳就和幾個同伴去西關(guān),、高河橋一帶,只要看見廢墟中有遺棄衣物,,就會爭著跑過去,,也顧不得骯臟和害怕,雙手刨開廢墟,,將演出中可能會用到的服裝撿回來,。
第一次演出時的情景,成云芳老人至今記憶猶新,。那是在蘇堡鎮(zhèn)演《血淚仇》,,由她出演女主角。當時,,附近村民的積極性很高,,很多人都是提前來到演出地占位的,。演出過程中,臺下很多村民高喊“把那日本壞家伙拉下來槍斃了,?!鄙踔吝€有一些情緒激動的村民沖上舞臺,動動打了扮演日本兵的同志,,一時間臺上臺下群情激昂,。“洪洞蘇堡鎮(zhèn)附近的很多村子,,文工團的表演隊都去過,,還有趙城、曲沃等遠一點的地方也都去過,。文工團的同志現(xiàn)在在世的不多了,。”回想到曾經(jīng)一起演出的戰(zhàn)友,,成云芳陷入了沉思,。
★紅色檔案★
成云芳,女,,現(xiàn)年79歲,,出生于洪洞蘇堡鎮(zhèn)郭盆村,其父成金水曾是一名地下工作者,。在父親的影響下,,成云芳早年成為文工團的一員。臨汾解放后,,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9年—— —1950年任洪洞蘇堡鎮(zhèn)二區(qū)、三區(qū)馮張鄉(xiāng)婦聯(lián)主任和共青團書記,。1953年在太原學習深造,,留省公安廳治安科工作。1955年調(diào)往運城工作,,先后擔任派出所所所長,、公社書記、服裝帽廠廠長,、手工業(yè)局副局長等職務(wù),。“文革”結(jié)束后回到臨汾,,擔任臨汾市電控廠黨委書記至1977年退休,,后轉(zhuǎn)為離休。
來源:臨汾晚報
【責任編輯: 張華】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