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歲的周維藩,是一名鐵路退休干部,,在這位平凡的老人身后卻有著44年收藏蒲劇資料的感人故事,。多年來,他走遍臨汾,、西安,、、城的大小書攤,、造紙廠,、廢品回收站,收藏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文革”時期前的民間蒲劇照片資料五,、六十張,,以及文字、音響資料百余件,,個中心血和付出令他終生難忘,。
來到周維藩的家中會讓人感覺來到了劇院,仿佛回到了五,、六十年代,。他家墻壁上掛滿了戲曲掛歷、戲曲人物的臉譜,;書架,、餐桌、案頭到處堆滿了戲曲有關(guān)的書籍和音響資料,,朋友們笑稱他的家儼然是個“戲曲博物館”,,而他就仿佛是個““古董”。
眾所周知,,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運動中,,傳統(tǒng)戲禁演,,名演員被打成“反動藝術(shù)權(quán)威”,,有的被關(guān)進牛棚、有的被“雙開”,,劇本,、錄影,甚至連戲箱子,、演出服也被砸壞,、燒毀,文藝界一片狼藉,。周維藩本人收藏的一部分唱片就是在這個時代從垃圾堆中,、從收繳的唱片錄音堆中偷偷撿來的?!霸谀莻€時代不敢讓人知道,,連家人都不知道我收藏這些東西,因為一旦暴露就會惹來很多麻煩,?!敝芫S藩的另一部分收藏是 從民間收購的,因為蒲劇的流行很廣,,一河之隔的韓城,、河陽、大荔(古同州),、朝邑,、渭南,、西安等地,蒲劇亦曾深深扎根,。特別是抗戰(zhàn)時候到解放前,,大批名藝人都活動在這些地方?!拔以?jīng)沿黃河邊跑過這些地方,,每到一地都找老藝人、通過曾在文化部門工作的人獲取線索,,從這些人手中購買蒲劇資料,。當聽到老藝人們說到蒲劇“四大名旦”的孫廣盛于1942年病故于陜西朝邑,被埋在城墻根邊時,,我還去拜訪過他老人家的蹤跡,。”周維藩說,。
近幾年古玩市場興起,,他常去百匯等地的古玩市場,有時間還到運城,、西安等地淘寶,,從古玩商手里收購了大量的蒲劇資料。有一次,,他在古玩市場巧遇筱月來師傅的黃鶴樓唱片,,對方開價一百元,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多少年來,,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這些旁人覺得無聊的地方。
“蒲劇資料的收藏難度很大,,辛苦更是一言難盡,,但其中的樂趣別人是無法體會到的?!敝芫S藩老人說,,“我收藏的這些蒲劇資料,可以從視覺和聽覺上讓一些老觀眾找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蒲劇鼎盛時期的那段不尋常的感覺,,同時也可讓新一代的年輕人品味一下老一輩藝術(shù)家們的演唱風格,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苯陙恚芫S藩老人的蒲劇癮日漸濃厚,,特別是他精心收藏的《在紅旗面前》《王存才的連環(huán)記》《筱月來的屈原》等資料,,已是世間少有,,屬于珍貴的歷史資料。老人陶醉地說:“收藏是我的業(yè)余愛好,,這些愛好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我也同樣希望這些資料能給蒲劇藝術(shù)事業(yè)乃至我省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研究工作起到填補作用?!?/p>
來源:臨汾日報晚報版
【責任編輯: 衛(wèi)淇】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