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老百姓實現(xiàn)致富夢”
任玉林1957年出生于東張村,,高中畢業(yè)后入伍。1995年8月,,任玉林轉業(yè)為中校團級干部,。任玉林每每回家探親所見所聞,,父老鄉(xiāng)親生活水平離發(fā)達地區(qū)差距相當遙遠,,堅定了他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決心。
2007年東張村學??⒐?,任玉林從外地回來捐款一萬元,2008年,,他義務籌建門樓一座,。2009年,他給學校安裝暖氣捐款2000元,。2009年,,經(jīng)黨員大會全票通過,任玉林返鄉(xiāng)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一職,。他說:“軍人回鄉(xiāng)就要干一番事業(yè),,這次我回來就是要把老百姓致富的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睆拇?,任玉林帶著他的兩輛鏟車和一顆火熱的心,挑起了興村富民的重擔,,走上了與百姓同命運,、共呼吸的軌道。
“當不當干部,,都得為家鄉(xiāng)辦事”
上任之后任玉林有啥說啥,,不改軍人氣質風格。第一件事是把村里主街道一條南北路,,兩條東西路,,全部安裝上了路燈。2010年年初,,在水泥短缺的情況下,,他又克服困難高質量完成了7000余米節(jié)水工程。與此同時,,在水利配套設施發(fā)展方面,,新增一個變壓器、維修一個變壓器,,使全村農田灌溉率達100%,,為新型農業(yè)的崛起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使村民學習知識,、轉變觀念,,任玉林裝修了6間教室,專門聘請專家講課。許多村民通過學習后,,致富的心情更為迫切,。為了從根本上轉變大伙兒的理念,任玉林又帶領村民代表赴山東壽光馬寨村實地考察交流,。
“同樣的地,、同樣的人、同樣的政策,,為啥人家富裕咱落后呢,?”經(jīng)過一番討論,他終于找到了理念上的差距,。
觀念改變之后,,任玉林“人均一畝蓮菜,戶均一個大棚”的致富之夢由此拉開序幕,。隨之配套的措施就是技術與山東合作,,任玉林以每月6000元高工資聘請技術人員槐鄉(xiāng)落戶,采用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作為榜樣,,按全村300戶一人一畝先開始目標20余戶300畝重點扶持起步,,把大棚菜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運作到了極限程度。在資金不到位時,,為了百姓的燃眉之急,,任玉林忍痛將個人的車輛和城內的房子都賣掉了,甚至改變了不求人的傳統(tǒng)觀念,,每提此事,,他笑著說,為了村民值得這樣做?,F(xiàn)在報名搞大棚菜的農戶越來越多,,預計明年大棚菜發(fā)展規(guī)模更大,效益更好,。
“帶兵的團長照樣能帶領村民致富”
2009年10月,,任玉林在村里建起了20畝蓮菜示范地,先后利用村中廢棄磚窯從挖池,、修池,、考察、買苗,、打井,、規(guī)劃、放水到成熟后管理,、上肥等都是他個人墊資,,一直到2010年5月栽苗放水,平均畝產3000公斤以上,效益相當可觀,。
除此之外,任玉林又調兩輛鏟車,,順民意,,將繞村1000余米廢渠,實施明渠改暗工程,,一是澆地不跑水,,二是下邊為渠、上邊為蓮菜池,。僅此項工程就可恢復耕地100余畝,,又新增蓮菜基地,至少為村民增收60萬元以上,。任玉林在取得一方百姓信賴的同時,,更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注,。2010年6月,,縣領導現(xiàn)場視察后,對任玉林的成績大加贊賞,。
在事實面前,,老百姓已完全相信任玉林這個帶兵的團長照樣能帶領農民兄弟致富。面對前景規(guī)劃,,任玉林想法頗多,,村中文化廣場、養(yǎng)老院,、集中供暖,、土地流轉、規(guī)模經(jīng)營……三五年內的宏偉藍圖在任玉林心中已經(jīng)繪就,。任玉林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利用廢渠垃圾場改建成商品一條街,,同時,利用東張村這一黃金地段,,由此向東新農村住房城鎮(zhèn)化逐漸延伸。僅此項就可節(jié)省出來400畝耕地,,這400畝地再用于蓮菜和大棚的話,,每畝地從1000元就會升值到一萬元。再進一步借洪洞蓮城美譽和楊侯國遺址厚重文化底蘊及春秋師曠文化的獨特魅力,,舉辦“蓮花藝術節(jié)”觀光,,以及蓮菜等農副產品的深加工……
“一花獨放不是春”。面對成績,任玉林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他表示,光我們一個村富裕不行,,我要讓南垣一方百姓都像山東壽光一樣走上新型農業(yè)之路,。這是一個軍人,也是一個黨支部書記對黨和人民的鏗鏘承諾,。
(記者 范韶華)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