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思想“窮”,、思想落后。劉候祥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高度重視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緊貼形勢,,從思想上解決治貧的根源,。他大力開展新型農民技能培訓,下好“科技”棋,。針對農民實際情況,,他多方邀請省、市,、縣紅棗專家來村進行實地培訓,、現(xiàn)場講解、動手操作,,從修剪,、打藥、抹芽,、拉枝,、整坑、施肥等方面技術使廣大棗農有了認識,,通過學習,,基本掌握了紅棗樹科技管護的技術,受訓人數(shù)達到300余人,。
在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劉候祥帶領村領導班子經過實地調研,、科學論證,、精心組織、扎實落實,,將全村規(guī)劃為旅游開發(fā)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居民住宅區(qū),、主導產業(yè)區(qū)“四個區(qū)”,,切實推進各項工作扎實落實。旅游開發(fā)區(qū)依托紅軍東征紀念館,,在原有1個展廳的基礎上,,新增2展廳680平方米,建成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市廉政教育基地各1處,,對主席舊居進行保護性維修,,形成“三個展廳兩個基地一個舊居”的旅游主體工程格局,。綜合服務區(qū)新建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40平方米綜合服務樓1座,,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小學,、衛(wèi)生室,、便民店、文化站,、圖書室,、科技服務部等綜合投入使用,成為全村政治,、文化中心,。居民住宅區(qū)設置古樸式奇石形村標路牌,新建“紅色旅游”和“黃河風情”風景墻2處,,新砌石頭景觀墻280米,,新建東征廣場1處1560平方米,設置漢白玉雕塑1座,,安裝健身器材12套,,張掛宣傳版面40塊;改造居民住宅窯洞16戶42間,,統(tǒng)一新建院墻,、大門、屋檐,、花欄墻,;硬化巷道5條1260平方米,石砌道路排水溝650米,;新建垃圾池7個,、公廁3所,安裝路燈9盞,;栽植檜柏油松1680株;維修人畜吃水管道2500米,。主導產業(yè)區(qū)主要紅棗產業(yè),,一是加大紅棗樹科技管護力度,將東征村確定為全縣紅棗管護示范村,,對9萬余株紅棗樹普遍進行修剪,、打藥、涂白,、抹芽,、摘心等,,管護效果十分理想,株均增產2公斤,,同時嫁接換優(yōu)金昌一號,、棗脆王、相棗等0.4萬株,,開放紅棗采摘園2處,;二是大力發(fā)展紅棗經濟林,利用農戶空當?shù)匦掳l(fā)展紅棗經濟林620畝,,不斷夯實群眾增收基礎,。通過“四個區(qū)”建設,東征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產業(yè)發(fā)展后勁明顯增強,,整體形象日益凸顯,品位檔次顯著提升,,特色精品效果逐漸顯現(xiàn),,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領頭羊”。
劉候祥在大力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高度關注民生工程建設,,積極扶持弱勢群體,深入化解矛盾糾紛,。東征村利用自身優(yōu)勢,,積極向上級爭取建設鄉(xiāng)敬老院1座,可容納全鄉(xiāng)五保戶入住,,在紅色故土筑起一道愛的亮麗風景線,。
記者 許麗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