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歷史味道
浮山燒麥美名揚
八月的尾巴,,夏燥漸行漸遠,秋涼悄然而至,。西安的曲楊與愛人一同自駕出游,,從西安一路向北,在臨汾游玩時特意去了一趟浮山,,只為吃一頓當地的特色美食——燒麥,。
原來,曲楊的愛人早就聽臨汾一位美食達人介紹,,在浮山有一家遠近聞名的燒麥館,。“店雖不大,,但老板手藝一絕,,制作的燒麥鮮美可口,還很實惠,,高峰期還要等位?!睈酆寐眯泻兔朗车姆蚱薅私o出了中肯的評價,。
禁不住美味的誘惑,記者來到這家燒麥館,。店內,,古色古香的裝修簡單大氣,“北京都一處傳人”的招牌道出了這家燒麥館的歷史味道,。
相傳,,在某年除夕,乾隆微服私訪,半夜歸來后饑腸轆轆,,碰巧在宮門外找到一家正在營業(yè)的浮山燒麥館,。乾隆食后贊不絕口,回宮后題下“都一處”,,并命人制成牌匾贈予燒麥館,,燒麥由此在各地發(fā)揚光大。
清光緒年間,,浮山人李德山在“都一處”做掌勺東家,,繼承燒麥制作技藝,代代相傳,,如今已有四代傳人,。
35歲的李金定就是第四代傳人?!拔业氖炙囀前职纸痰?,小時候放學后就跟著他在廚房打下手,從和面開始一步步學,?!爆F在,每天8點,,李金定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燒麥皮的做法很講究,,要先用開水和面,,餳一個小時后,將面團揪出一個個小面劑,,用特制的搟面杖把面劑搟成餃子皮大小,,把面皮再疊在一起壓成花?!崩罱鸲ㄐχ嬖V記者,,他手中的搟面杖可是爺爺留下來的寶貝。在李金定看來,,燒麥制作技藝不僅是他安身立命的手藝,,傳承至今發(fā)揚光大是他的使命。為此,,他把燒麥操作間從廚房搬到大廳,,現場向顧客展示燒麥制作技藝?!皦夯ㄗ羁简灱夹g,,我現在一次最多能加到15張,,好多顧客來吃飯就是喜歡看我干活?!?/p>
李金定平均每天制作燒麥要用近15公斤面,,可蒸70多籠,人多時一天要站14個小時,,制作的豬肉,、牛肉、羊肉餡燒麥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都一處”的味道,。
不到11點,,74歲的周雪花老人就來到燒麥館“占位”,“昨天打電話預訂的,,今天還是不放心,,就提早來了,今天我們幾個老同學要在這里聚會,?!闭驹诓僮鏖g的玻璃前,看著李金定嫻熟地操作著,,老人的回憶涌上心頭,,“我以前跟他爺爺李凝瑞都在供銷社食堂上班,燒麥是李師傅的拿手絕活,。吃了這么多年還是吃不膩,,小伙子跟他爺爺做的是一個味道,幾天不吃還想得慌,?!?/p>
為讓顧客吃上新鮮熱乎的燒麥,客人點餐后,,李金定才現包現蒸,。12點后,客人陸續(xù)到來,,燒麥館內熱鬧了起來,,李金定也加快了手速。
歷史賦予食物以靈魂,,美食彰顯歷史之內涵,。如今,作為地方特色美食,,燒麥已然成為浮山對外推介的“形象大使”,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記者 李衛(wèi)紅 荀丹薇
讓浮山廚師品牌“響”起來
浮山縣素有“廚師之鄉(xiāng)”的美譽,,其餐飲文化博大精深,。據記載,春秋時期浮山民間就用禽,、獸,、畜肉食品制作祭品敬奉神靈,到了明清時期浮山廚師已極具盛名,,在晉商輝煌的500年里與其共存共榮,。曾在京、津開設有七十多家字號,,京城的乾泰居,、延年居、都一處等近10處餐館都赫赫有名,,乾隆曾為京城的浮山燒麥館御筆題名“都一處”,,聲名遠揚。浮山現從廚人數已達11178人,,其中國家級烹飪大師5人,,中華金廚獎1人,省級烹飪大師41人,,高級烹調師260人,,在臨汾市百名“名廚”精英中,浮山廚師達到了56人,。
近年來,,浮山縣立足廚師優(yōu)勢,量身定制戰(zhàn)略決策,,把廚師產業(yè)作為摘窮帽,、拔窮根的主導產業(yè),提出了全力打造“浮山廚師”勞務新品牌,,推行“浮山面食,、浮山面館、浮山廚師”三個標準化建設,,積極申報“中國廚師之鄉(xiāng)”,,讓廚師品牌“響”起來,全力推進浮山廚師產業(yè)發(fā)展,。
記者
廚師統一培訓
浮山廚師方隊
李金定端著剛出鍋的燒麥供顧客享用 記者 攝
圖為浮山燒麥店內擺放著“北京都一處傳人”的牌匾 記者 攝
讓浮山美食走出去
浮山廚師協會會長石防震帶領評委給參賽作品打分
門面專屬logo設計考究,,店內新中式裝修典雅別致,國畫,、剪紙裝飾點綴,,最近石防震的浮山撥面館開張了。
開一家浮山撥面館是我市第二屆“平陽工匠”評選活動結束后,,石防震一直琢磨的事情,?!斑@是將浮山撥面和浮山菜推廣出去的第一步,我要把這家店打造成旗艦店,,統一標識和門面設計,,規(guī)范撥面制作及每道菜的用料配比?!弊鳛榕R汾名廚協會副會長,、浮山廚師協會會長、第二屆“平陽工匠”稱號獲得者,,石防震想把家鄉(xiāng)美食推廣出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越來越強烈,。
事實上,自2017年當選為浮山廚師協會會長后,,石防震已經開始了一系列推廣舉措,。2018年開始,浮山廚師協會連續(xù)兩年舉辦了廚師大會,,各類美食達人一展身手,,使出看家本領,通過比賽既增加了個人知名度又讓浮山美食美名遠揚,。
“浮山有‘廚師之鄉(xiāng)’的美稱,,全縣有近十分之一的人從事廚師行業(yè),歷史上的名廚還不少,,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延續(xù)浮山悠久的烹飪歷史,,培養(yǎng)技藝精湛的廚師人才,為推廣浮山美食打好基礎,?!笔勒鸶嬖V記者, 2018年,,浮山縣依托縣職業(yè)中學的辦學條件和縣人社局的培訓就業(yè)政策優(yōu)勢,,統籌廚師協會的教師資源,打造了浮山縣廚師培訓基地,,該基地在當年還被命名為臨汾市市級人才工作基地,,僅去年一年培養(yǎng)廚師學員1200余人。
最近,,由石防震牽頭制定的《浮山刀撥面制作規(guī)范》已經初具雛形,,《規(guī)范》中對和面、餳面,、揉面,、搟面、疊面,、撥面的整個流程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比如面水配比,、搟面的寬度和厚度、撥面的長短粗細等,。“把飯做好也是一門學問,,我們把制作流程規(guī)范統一,,才能讓浮山撥面走得更遠?!笔勒饒远ǖ爻繕伺χ?。
在石防震的撥面館墻上有一幅條形撥面制作流程剪紙,畫面惟妙惟肖,,為飯館布置增色不少,,這也是石防震的小創(chuàng)意,“浮山是中國剪紙之鄉(xiāng),,美食與剪紙融合,,相得益彰,這不乏為一種推廣手段,?!?/p>
“做好吃又健康的食物?!比胄?9年,,這句話一直是石防震內心所堅守的信念,在他看來:“香料可以讓食物更美味,,卻也讓食物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調料,能讓索然無味的食物增香增色不少,,你去我的廚房看看,,都是一些老百姓平常家里做飯最常用的,讓大家吃飽吃好靠的是自身本領,?!?/p>
浮山小炒、蔥絲魚,、過油肉,、面酥肉……將撥面制作規(guī)范后的下一步,石防震又將目光聚焦在浮山菜的規(guī)范上來,,“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剩下的路要大膽地走,讓浮山美食走出去的目標會越來越近,?!?/p>
記者 李衛(wèi)紅 荀丹薇
“烹”出幸福人生
呂軍在炸油條
衛(wèi)霞在做犁刀面
呂軍的一天是從凌晨4點開始的,。
煮一鍋小米粥、一鍋黑米粥,,再準備一些當季小菜,,一晃兩個小時就過去了?!懊刻?點鐘左右就有客人來店里吃早飯,,客人一來,我就把和好的面拿出來開始炸油條,?!眳诬姷娘埖觊_在浮山縣張莊鄉(xiāng)東郭村,國道G241線穿村而過,,這也為呂軍的飯店帶來更多客流量,。
浮山縣素有“廚師之鄉(xiāng)”的美譽,今年45歲的呂軍在當地廚師圈可謂小有名氣,。2019年,,浮山縣舉辦第一屆廚師人才評選活動,呂軍在這次活動中被評選為創(chuàng)業(yè)帶動廚師人才,。
“把自己的本事練好才有資格帶別人,。”本著這樣的人生信條,,呂軍從業(yè)二十多年來,,廚藝日益精進?!笆畮讱q的時候,,因為個子高長得壯,村里辦席時經常幫人擔水,。那會兒就喜歡看大廚炒菜,,翻勺的動作特別帥,我就感覺這個活兒挺好!”曾經,,骨子里的熱愛是呂軍前進的動力?,F在,能幫助更多的人一起創(chuàng)業(yè)致富是他的夢想,。
店里不忙的時候,,呂軍會去廚師學校教大家炸油條。一天賣掉將近35公斤面,,他炸油條的訣竅可不單純靠廚藝,,“好食材才能做出好味道,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呂軍告訴記者,他的油條是用雞蛋和油和面的,,面粉也不是普通面粉,,而是五星高筋粉,“這樣做成本是高了點,,但炸出來的油條口感好,,大家都喜歡?!?/p>
呂軍對于食材的講究,,鄭文艷再了解不過。跟隨呂軍多年,,鄭文艷從一個廚師小白到如今自己掌勺開店,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呂軍坦言:“我會再接再厲,,帶動更多老鄉(xiāng)一起創(chuàng)業(yè)致富!”
在浮山縣,還有一家有名的夫妻店,。丈夫衛(wèi)海波在2019年全國廚師大賽中獲得金獎,,妻子衛(wèi)霞在2018年浮山第一屆廚師大賽中獲得犁刀面單項獎一等獎。
一個擅長研究新菜品,,一個擅長面食,,自開店以來,夫妻二人本著“以誠待客,,貨真價實”的經營理念,,生意越做越紅火,評價也越來越高,。
衛(wèi)海波每天7點去菜市場準備一天的食材,,“一直都是自己挑選,取材新鮮口感才好,?!?0點多,衛(wèi)霞來到店里,,夫妻二人一起打掃衛(wèi)生,,為中午迎客做準備。最近,,衛(wèi)海波在研究一道新菜品:烤肘子,。“這個有點難度,,要把肘子鹵好后才能烤,,口感肥而不膩大家才會喜歡。”衛(wèi)霞告訴記者,,丈夫衛(wèi)海波每年都會外出學習,,參加比賽,她很佩服丈夫這點,,“他是真心喜歡這個工作,,在廚房干一天活兒也不覺得累,我不能拖他后腿,,兩個人一起努力才更有意義,。”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鉆一行,。”這是衛(wèi)海波常掛在嘴邊的話,。談及現在的生活,,衛(wèi)海波坦言,“以前在外地打工,,心里總覺得空落落的,,現在有了這個手藝,自己開店,,每年收入十幾萬,,這日子才感覺幸福踏實。我們夫妻二人也要繼續(xù)努力,,做出更多的浮山美食讓大家品嘗,,希望大家的日子也越過越有滋味!”
記者 李衛(wèi)紅 荀丹薇
圖片除署名外由衛(wèi)琦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