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無畏 歸來無恙
——襄汾縣支援堯都區(qū)一線抗疫工作紀實
襄汾縣為“白衣戰(zhàn)士”送行
醫(yī)護人員整裝待發(fā)
襄汾縣人民醫(yī)院核酸采集隊支援堯都區(qū)屯里鎮(zhèn)
襄汾縣中醫(yī)院核酸采樣隊支援堯都區(qū)土門鎮(zhèn)
襄汾縣流調溯源組馳援堯都區(qū)
抗疫支援隊平安回襄
襄汾縣干部群眾歡迎抗疫支援隊凱旋
10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市經歷了一場嚴峻的防控“大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0月18日上午,,接到市疫情防控領導組通知后,襄汾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劉春林,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杜斌第一時間做出安排部署,,全縣各醫(yī)院在最短的時間內抽調100名政治素質過硬、業(yè)務技術精湛的醫(yī)護人員支援堯都區(qū),。
當天中午1點,,縣人民醫(yī)院、縣中醫(yī)院共62名醫(yī)護人員緊急出發(fā)前往堯都區(qū),,其他醫(yī)護人員隨時待命,。
10月19日上午,縣疾控中心和縣公安局又抽調22名流調溯源工作人員,,緊急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
一場支援堯都區(q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戰(zhàn)役迅速打響。
一個不少把隊員們帶回去
剛到堯都區(qū),,環(huán)境不熟悉,、人員配合尚不默契,而且還承擔一個支援高風險區(qū)的重任,,隊員們都承擔著很大壓力,,帶隊的隊長們深知這一點,他們想方設法給隊員提供最好的服務,,鼓勵大家堅持下去,。
醫(yī)療物資不充足,隊長們就跟堯都區(qū)疫情防控領導組快速溝通,,爭取醫(yī)療物資;采集隊,、流調溯源組凌晨還在奮戰(zhàn),他們就跟酒店聯系,,準備飯菜;采集隊凌晨起床,,他們就跟著到工作的地方幫忙;隊員累倒了,他們就多方協(xié)調,,安排送到醫(yī)院救治……
“咱既然帶著大家來了,,就得對大家負責,得把大家平安帶回去,?!笨傤I隊縣政協(xié)副主席韓文躍動情地說,。
出發(fā)緊急,隊員們都沒來得及帶換洗衣物和生活用品,,生活極為不便,。但要在靜態(tài)管理中的臨汾采購物資談何容易。在隊長們的反復溝通下,,終于獲得一次回襄汾拉運工作人員緊缺生活物資的機會,。
“我當時坐著救護車回襄汾給隊員們拿東西,隊員們提前跟家里人聯系,,把生活用品送到縣衛(wèi)體局,局長梁高躍親自把這些東西收集好,,開車給我們送到馬路邊,因為要做到零接觸,,我看著他走了,才敢下車拿上東西往臨汾趕,,我當時的心情真是說不出的難受?!睘榱私o隊員們做好后勤工作,,副隊長黃睿擔當了重任,。
“每天看著隊員們那么累,我們都心疼得不行,。我們每天都會跟領隊說,,一定要讓隊員們做好防護,,千萬不敢馬虎??h里的領導一天打好多個電話,,說的最多的就是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副隊長許婷說,。
情之所系,,風雨同舟;義之所在,,并肩戰(zhàn)斗,。
截至10月23日,襄汾縣采樣隊在6天的時間里,,對堯都區(qū)屯里鎮(zhèn)潤澤園小區(qū),、隆順小區(qū)以及土門鎮(zhèn)土門村的高風險人員進行了7輪上門核酸采樣,共采樣18583人次;流調組共流調確診病例2例,,密接198人,,次密接1343人。
我們只是換了地方工作
“我們做的是本職工作,,只不過換了一個地方而已,。”這是采訪襄汾縣人民醫(yī)院采樣隊隊長杜芬菲時,,她說的第一句話,。
杜芬菲是襄汾縣人民醫(yī)院的護理部主任,10月18日上午,,她如往常一樣在醫(yī)院忙碌,。
上午10點醫(yī)院接到緊急支援堯都區(qū)核酸采樣的通知,3個小時后杜芬菲就帶著火速集結的40名醫(yī)務人員坐車出發(fā),。
臨危受命,,他們來不及收拾行囊,,更來不及與家人告別,便義無反顧地奔赴高風險區(qū)——屯里鎮(zhèn)潤澤園小區(qū),。
潤澤園小區(qū)是一個老舊的還遷小區(qū),,共有12棟樓,其中8棟均為六層步梯樓,,樓道狹窄昏暗,。這里住著600多戶,1600多口人,。
異地作戰(zhàn),、時間緊、任務重,,杜芬菲迅速將40名醫(yī)護人員分成兩兩一組,,并劃定了各自的采集區(qū)域。晚上7點,,著裝完畢,、帶足醫(yī)療物資的采集隊員們來不及吃晚飯就與社區(qū)工作人員、志愿者緊急投入工作,。秉著“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采集隊員們一層一層爬樓梯,,一戶一戶敲門,,錄信息、采集咽拭子樣本,。一直到凌晨一點多工作結束,他們才吃上一口熱乎飯,。
19日凌晨五點多,,還沒休息幾個小時的采集隊員們已起床開始忙碌。爬樓,、敲門,、核酸采集,他們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高強度工作,。采樣過程中系統(tǒng)癱瘓,,隊員們便采用笨辦法,把居民的信息先一一拍照,,標本也做好標記,,待系統(tǒng)恢復后再一個一個地上傳,一直到下午3點多他們才吃上中午飯,。
護士長李文紅腰疼,,小關節(jié)紊亂,,彎不下腰,卻一聲不吭,,堅持站著錄完信息,。隊員們的耳朵被口罩勒得疼痛不堪,卻沒有一個人抱怨,。為了完成工作,,他們得耐著性子哄孩子,得跪在地上采集核酸,,得協(xié)助轉運標本的工作人員一起奮戰(zhàn),。凌晨時分,有些居民還在熟睡中,,他們敲門后就耐心等候,。樓道里燈光昏暗,他們就相互攙扶著上下樓,。
護士師蕾蕾在工作中突發(fā)腸痙攣,,疼得站不起身,卻仍咬牙堅守在崗位上,。心急如焚的杜芬菲多次打電話安排她先回酒店休息,,師蕾蕾卻不同意。直到疼得走不成路,,師蕾蕾才在隊里協(xié)調下,,被緊急送到臨汾市人民醫(yī)院感染疾病科接受治療。第二天,,這個勇敢的襄汾姑娘又與同事一起奮戰(zhàn)在工作崗位上,。
從10月18日到23日,從一天一檢到一天兩檢,,他們常常凌晨四五點起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的凌晨,,累了就席地而坐,沒有生活用品就不洗了,,餓了就再忍忍等工作結束再吃飯……
“我們處在高風險區(qū),,而且工作環(huán)境不熟,為了圓滿完成工作任務,,我們的醫(yī)護人員四五天沒有一頓飯吃在飯點,。”韓文躍心疼地說,。
“任何時候也不能降低工作標準,,做好防護、保證標本安全,、規(guī)范采集到位,、好好與居民溝通是我每天都會強調的內容,。我是隊長,也是大管家,,既要保證大家圓滿完成任務,,更要保證我?guī)С鰜淼年犖榘踩貛Щ厝ィ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落,。”尚在隔離中的杜芬菲擲地有聲,。
姑娘們個個都是好樣的
“我是黨員我先上,。”
“我是干部我先上,?!?/p>
這是10月18日早上襄汾縣中醫(yī)院在接到支援堯都區(qū)抗疫的電話后,出現的動人一幕,。
6名護士長奮勇當先,,從學校體檢工作中趕回來的院感科主任主動請纓,正在處理醫(yī)囑的臨床醫(yī)師,、剛下夜班的護士,、上門采樣剛剛回院的采樣人員迅速報名,短短的時間里中醫(yī)院就集結了20名醫(yī)務人員組成采樣隊伍,。
“我們的人做得都很好,,只要一聲令下,馬上就可以出發(fā),?!睒I(yè)務副院長王志芳作為襄汾中醫(yī)院采樣隊的隊長,帶著大家迅速奔赴堯都區(qū)土門鎮(zhèn)土門村,。
土門村是一個靠近山區(qū)的村子,,全村有2500多口人,住得分散,、路途遠,,這無疑增加了隊員們上門采樣的難度,。沒有時間考慮太多,,王志芳按照中青搭配的原則,把采樣隊分成10組,,與當地引導人員配合,,迅速投入到上門采樣工作中。
剛開始,,采樣隊的姑娘們穿著笨重的防護裝備,,在狹窄的山路上,,走不多遠就喘不上氣來了,只能歇歇再走;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鞋套很快就被磨破了,,沙石灌進鞋里,有的隊員腳上迅速起泡,,采樣組的姑娘們硬是咬著牙堅持逐門入戶,、一人一管,在最短的時間里跑完了整個村子,。
土門村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對于他們,,采樣隊更加耐心細致,。沒有手機的,就用自己的手機幫著填好信息上傳;沒有身份證的,,就聯系村里核實情況;有些耳朵背,、糊涂的,便和他們的家人電話溝通,。
第一天,,盡管環(huán)境陌生、配合還不默契,,但采樣隊還是拿回了1700多份樣本,。看著她們的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抬不起來,,有的甚至累得吃不下飯,,王志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特地委托在臨汾工作的愛人王永偉,,想辦法購買面包、餅干,、月餅,、太谷餅、香腸等小吃,,毛巾,、香皂、洗頭膏,、抹臉油,、暖寶貼等生活用品,芬必得,、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奧美拉唑等藥品,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村里條件有限,,餓了就是清湯煮面、咸菜洋蔥就饃,,渴了就是一碗開水,,累了席地而坐,困了板凳當床,,年輕一代哪里遭過這樣的罪,,風吹日曬、口干聲嘶,,生理期腹痛難忍,,但她們都堅持下來了,,沒有一個人抱怨,,我們的姑娘個個都是好樣的?!蓖踔痉颊f,。
為了確保醫(yī)護人員零感染,,王志芳每天強調最多的還是院感防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她和隊員們每天一起溫習“采樣人員穿脫防護服全流程,、核酸采樣技術”,尤其是采樣工作完成后,,防護服的脫卸流程,,她堅持每天都在現場督查、即刻糾正,,力保每一步都做到規(guī)范,。
隨后的幾天時間,隨著市中心醫(yī)院采樣隊的加入,,隊員間相互配合,、相互幫助,采樣任務一天比一天更快更好地完成,。
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在此次馳援堯都區(qū)的防疫隊伍中,,還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24小時晝夜工作,,與病毒“賽跑”,、與數據為伴,,他們上追源頭,、下拓密接,,為疫情防控提供第一手信息,他們就是由襄汾疾控中心以及公安等部門共22人組成的襄汾流調溯源組,。
“我們這支隊伍政治覺悟特別高,,組織紀律特別強,專業(yè)素養(yǎng)特別好,?!闭f起自己帶出去的這支隊伍,流調溯源組組長賈彥軍非常驕傲,,“當時任務特別緊急,,要求一小時內就要集合出發(fā),我們的隊員有的家里有一兩歲的孩子,,有的有需要照顧的老人,,但他們啥話都沒說。沒吃中午飯的,,買了個餅子就跟著我們出發(fā)了,。”
“流調溯源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好必須快,、準、細,。工作快一分,,疫情擴散風險就減一分,工作準一分,,疫情防控效果就好一分,。”另一名組長張艷陽說著工作經驗,。
流調溯源是疫情防控中極為關鍵的一環(huán),。雖然不在采樣一線,但任務并不輕松,,流調溯源組要在接到陽性感染者病例的第一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展開電話查詢或現場查詢,再用最短的時間將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匯總,,研判確診病例的準確軌跡,,尋找與傳染源、傳播途徑有關的蛛絲馬跡,,理清傳播鏈,,排查和研判密接、次密接者,為后續(xù)的相關人員管控隔離,、涉疫場所消殺采樣,、發(fā)布流調報告、進行社會公布等環(huán)節(jié)工作的開展,,提供精準的防控依據,。
“流調工作非常嚴謹,每個時間點,、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遺漏,。一定要細之又細?!惫ぷ魅藛T康俊亮語氣堅定,。
“你好,你是×××嗎?我是新冠疫情流調工作人員,?!?/p>
“你認識×××嗎?”
“你能回憶一下×月×日去了××嗎?”
“您與陽性病例在同一時間段待過,接下來我同你核實一些情況,?!?/p>
……
為了完整地還原新冠肺炎病毒陽性感染者的行程軌跡,這樣事無巨細的詢問要點,,是流調隊員們的工作常態(tài),。他們常是左手拿著電話,右手在紙上詳細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這里的11部電話總是24小時高效運轉。
“要做好流調工作,,最重要的是耐心,。很多人沒有聯系方式,我們流調組就會同公安,、工信,、三大運營商第一時間查電話、查軌跡,?!惫ぷ魅藛T張青霞說。
“我們打過去的電話,,不少人第一反應是不愿意接,,我們就得不厭其煩地打,一遍沒人接,,就兩遍,、三遍,、五遍,一直打到接通為止,?!惫ぷ魅藛T岳蘆靜深有感觸。
手中的名單里,,每個號碼背后都是密接、次密接,,最有可能成為新的傳染源,,必須盡快聯系上,阻止他們在社會上流動,。流調隊員打電話的聲音是焦慮的,,語速比以往更快了,甚至撥電話的手指略帶顫抖,,心里卻只想著趕快接通電話,,核實情況,及時進行管控,。爭分奪秒,、分秒必爭用在這里再合適不過。
“大部分居民是比較配合的,,電話語氣還好,,能平靜地問有什么事,而有的人因為電話一直響,,接通后會很煩躁,,語氣也不好,甚至會發(fā)脾氣,,我們流調隊員挨著罵,、受著委屈,眼睛里淚水打轉,,還得不停地安撫對方情緒,。”
年輕的隊員柴玉婷和李艷茹在這次緊張的實戰(zhàn)中第一次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艱辛和不易,。
由于任務緊急,,人員不充足,襄汾流調溯源組的每個工作人員都在超負荷工作,,有時一天工作接近20個小時,,有時要忙到凌晨三四點,半夜接到流調任務就立刻開始工作,,電話一打就是幾個小時,,連上廁所都是一路小跑;餓了隨便扒拉口飯,,困了就在桌子上趴著瞇一下;感冒了手頭沒有藥,就喝點方便面辣湯出點汗扛一扛,。
日夜奮戰(zhàn),,流調人員的眼睛大多熬得通紅通紅。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與一項項數據進行“較量”,。
他們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務,,專業(yè)的素養(yǎng)、高效的合作,、戰(zhàn)斗的精神,,也贏得了同行的肯定和尊敬。
這個世界上本沒有什么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戰(zhàn)士發(fā)出一束束光,,將螢火匯成了星河,照亮黑暗,。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隨著“集結號”響起,這些逆行的勇士積極響應,,奔赴疫情防控的艱苦前沿,,迎難而上、勇挑重擔,。
他們的心中只有奉獻,,唯獨忘了自己的安危。
他們是我們的英雄,,我們向他們致敬,,更期盼他們每一個人、每一次都可以平安凱旋!
(郭帆 王昕)
圖片由襄汾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