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記者 鄭紅衛(wèi)) 本報12月24日一版頭條以《28本扶貧筆記》為題刊發(fā)了王紅林同志先進事跡長篇通訊,報道發(fā)出后引起廣泛關(guān)注和強烈反響,。為講好脫貧故事,,樹立典型榜樣,營造輿論氛圍,,12月28日,,由中新社、《山西日報》,、山西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共16名記者組成的采訪報道團,,前往汾西縣深入挖掘王紅林堅守初心、忠誠擔當,,勇于奉獻,、忘我犧牲,務實創(chuàng)新,、抓鐵有痕的動人故事,。
山區(qū)寒風呼嘯,然而踏上王紅林傾注無限熱情的土地,,采訪團的記者們心潮澎湃,。當天上午,采訪團一行與汾西縣干部群眾召開座談會,,回顧和梳理王紅林工作中的感人事跡;下午,,走進汾西縣洪昌養(yǎng)殖有限公司,與公司負責人面對面交流,,感受王紅林敢擔當,、善擔當,全力扶持洪昌公司向“國字號”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龍頭企業(yè)邁進的忠誠履職精神,。
采訪中,山西日報社臨汾分社社長李宏偉告訴記者,,汾西縣缺水少路曾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王紅林為代表的干部群眾共同努力下,這個曾經(jīng)的山區(qū)貧困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新社記者任麗娜說:“王紅林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工作就是他的藥。他這種精神正是我們新聞工作者應該學習并大力宣傳和弘揚的,?!鄙轿魍韴篑v臨汾記者站站長劉江說:“王紅林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他在筆記中寫道,,‘我一整天都在思考工作,,我是屬于工作的’,。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我要用我的筆和鏡頭去挖掘他的點點滴滴,,把他的愛民情懷和奉獻精神更好地呈現(xiàn)給大家,。”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