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呼吸內科醫(yī)生,,我不是英雄,,救死扶傷是醫(yī)者本職,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電話中,,賈莉的聲音沉穩(wěn),、干凈、略帶疲憊,。幾天前剛從湖北天門返回運城,,她還在隔離休養(yǎng)。
逆行出征,,踏春而歸,。作為運城市中心醫(yī)院從醫(yī)26年的呼吸內科副主任,賈莉17年前就曾在隔離病房抗擊過非典,。2020年2月14日,,她再次奔赴抗疫前線,用妙手仁心,,完成天使守護,,踐行醫(yī)者擔當。
疫情暴發(fā)后,,賈莉一直關注著疫情進展,,不巧的是,她連續(xù)請戰(zhàn)三次,,都因為忙碌的篩查,、會診,而未能第一時間報名,。第四次支援湖北征集令下達時,,正在會診的賈莉剛好在手機上查資料,她當即發(fā)送“我報名”三個字,,第一時間報名請戰(zhàn),。為以防萬一,她又找到院方表態(tài):我是呼吸專業(yè)的醫(yī)生,,經驗豐富,,讓我去!
2月14日一大早,,正在查房的賈莉接到出發(fā)通知,,并被任命為這支29人組成的醫(yī)護團隊的隊長。出征儀式結束,坐上大巴,,賈莉才發(fā)現,,倉促間竟沒來得及與愛人互道珍重。
抵達武漢,,稍作休整,,賈莉和她的團隊立即投入到天門第一人民醫(yī)院ICU病房的繁重工作中。近距離接觸危重患者,,各種未知危險讓大家深刻體會到“用生命拯救生命”的真實內涵,。作為隊長,分組時,,賈莉把自己排到了第一班,。第一天下病房,就遇到一位急需插管搶救的重癥患者,;第二天,,又是一位100%給氧,血氧飽和度仍掉到60%-70%的危重患者,,肺舒張,、調整用藥……四五名醫(yī)護人員通力合作,從下午四點多全力搶救至晚上八九點,,患者才脫離生命危險,。任務很重,病人病情在隨時變化,,吸痰,、拍背、插管,、開方……賈莉用豐富的專業(yè)臨床經驗從病魔手中救回一個又一個病人,。
團隊實行軍事化管理,診療之余,,隊長要調配物資,、匯總數據、管理隊伍,,還要隨時關注隊員的情緒變化和身體健康,。隊員程大鵬過生日,條件有限,,只煮了一碗面和一個荷包蛋,她有點愧疚,,但大家樂在其中,。工作繁忙,她從未在晚上12時前睡過覺。怕影響隊友戰(zhàn)斗力,,也從不敢提想家,。
2月23日,為降低病亡率,,領隊與院方決定,,將治療關口前移。賈莉團隊整建制接管感染三區(qū),,后又接管感染一區(qū),,收治重癥患者,戰(zhàn)線更長了,。讓賈莉欣慰的是,,不斷有熟悉的ICU病人轉來。中醫(yī)介入辨證施救的山西方案及運城團隊也廣受認可,。3月21日,,天門在山西對口支援三市中首先實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
“她業(yè)務能力強,,醫(yī)療技術精湛,,面對紛繁復雜的醫(yī)療救治工作,能夠從容應對,、一絲不茍,,善于攻堅克難……”3月23日,山西對口支援湖北天門醫(yī)療隊領隊董紅霖給運城市中心醫(yī)院發(fā)來的感謝信中,,用170余字為賈莉點贊,。
來時漫天飛雪,回時春暖花開,。3月28日,,賈莉等9人最后一批撤離天門。那個曾經因疫情蔓延而冷寂凄清的城市,,大街小巷漸漸有了煙火氣,。
“我有一個夢像雨后彩虹,用所有淚水換來笑容,。還有一種愛穿越了人海,,拾起那顆迷失的塵埃……”醫(yī)院錄制了一條歡迎英雄的短視頻,,音樂聲中,,一面鮮紅黨旗探出酒店窗口迎風飄揚,搖曳成今春最美的一抹風景,。
本報記者張海鷹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