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月18日電題:綠的力量——共產(chǎn)黨人生態(tài)文明的“右玉實踐”
新華社記者趙東輝,、呂夢琦、王菲菲
綠,,曾是山西右玉最稀缺的顏色,,如今卻是這里最厚重的“底色”,。
新中國成立初期,右玉林木綠化率不到0.3%,,一年到頭,,黃風肆虐,糧食產(chǎn)量極低,,嚴重威脅當?shù)厝罕娚妗?0多年來,,21任右玉縣委書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帶領干部群眾持續(xù)不斷植樹造林,,創(chuàng)造了將“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的生態(tài)奇跡,,鑄就了“右玉精神”的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先后6次對“右玉精神”作出批示指示,。2020年考察山西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fā)揚“右玉精神”,,統(tǒng)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tǒng)治理。
“終見‘善無’變善有,,已將沙州換綠州,。”右玉,,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生動樣本,。
縣委書記的接力
右玉,,位于晉蒙交界,、毛烏素沙漠風口地帶,國土面積1969平方公里,。
這里昔日的生存環(huán)境到底有多么惡劣?《朔平府志》中記載:“每遇大風,,晝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p>
“春種一坡,秋收一甕;除去籽種,,吃上一頓,。”這就是右玉人過去生活的寫照,。
故土難離,,沙海求生。怎么辦?
帶著這道“必答題”,,1949年第一任右玉縣委書記張榮懷上任第二天就帶上水壺,,開始在全縣進行4個月徒步考察,,終于在一個長滿樹木的偏僻山溝找到了答案。因為有樹的蔽護,,那里的土豆和莜麥產(chǎn)量比其他地方高出好幾成,。
“要想風沙住,就得多栽樹,?!?/p>
從1950年春到第二年秋天,張榮懷帶領右玉干部群眾挖樹坑,、插楊樹條,,造林2.4萬多畝,從此拉開了一場跨越70多年的“綠色接力”,。
“換領導不換藍圖,,換班子不減干勁?!痹谟矣?,每一任縣委書記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種樹故事,。地圖,、鐵鍬和水壺,曾是他們必備的“三件套”,。
第五任右玉縣委書記龐漢杰患有嚴重胃病,,體重不到100斤,上級原本打算將他調(diào)到其他富裕的縣,,但他卻堅持留在右玉種樹,,一干就是7年。在龐漢杰帶領下,,右玉干部群眾摸索出了“穿靴”“戴帽”“扎腰帶”“貼封條”等種樹方法,,實現(xiàn)大片造林14萬畝。
“‘飛鴿牌’干部要做‘永久牌’的事,?!边@是第十一任右玉縣委書記常祿的名言。
他經(jīng)常說,,干部經(jīng)常調(diào)動是“飛鴿牌”,,種樹造林才是“永久牌”。在右玉工作8年,,常祿每到植樹季節(jié)都堅持帶著一家6口和群眾一起上山種樹,,右玉也一躍成為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縣。
由于積勞成疾,,常祿去世時年僅59歲,。臨終前,,他沒立遺囑,沒安排子女的事,,而是把右玉幾位干部叫到病床前,,叮囑他們:“樹是右玉的命根子,要保護好,?!?/p>
過去,想要在右玉種活一棵樹,,“比養(yǎng)活一個孩子還難”,。
因為難,歷任右玉縣委書記都愛樹如子,,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飽含深情,。
1991年,在右玉工作了12年的第十三任縣委書記姚煥斗,,即將調(diào)到另一個縣,。臨上車前,他又返回辦公室,,拿上平時種樹用的鐵鍬,,又從門前大葉楊上摘了幾片樹葉,夾在筆記本里,,才含淚離開,。
……
斗轉(zhuǎn)星移,沙海桑田,。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第二十一任右玉縣委書記張震海手中。右玉林木綠化率不僅從當年不足0.3%提高到現(xiàn)在的56%,,還成為遠近聞名的育苗基地,,撫育各種苗木8萬多畝,。
張震海說,,從過去缺樹苗到現(xiàn)在賣樹苗,右玉已經(jīng)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正成為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
手拉手的同心力
如果不是根植于人民,右玉的奇跡就不會發(fā)生,。
“黃沙洼呵黃沙洼,,吞了山丘吞人馬?!?/p>
在右玉縣頭水泉村村后,,有一道長40里,、寬8里的黃沙梁,被當?shù)厝藛咀鳌俺匀说拇罄亲臁薄?/p>
今年71歲的頭水泉村黨支部書記王明花從9歲起,,就跟著父母,、老師一起去黃沙洼種樹。長大后,,她成了村里的婦女主任,、村委會主任,一直到49歲當了村黨支部書記,,植樹貫穿她的一生,。
在右玉種樹,從來都是干部群眾,、男女老少一起上,,不講條件、不計報酬,。
王明花記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村里勞動力每個春天最少要做30個義務工;包產(chǎn)到戶后,,每人種30棵樹苗;上世紀90年代以后,,人們義務植樹仍熱情不減,只要村里大喇叭一喊,,有三輪車,、四輪車的村民就拉著大伙兒上山了。
干群同心,,其利斷金,。那個吞天吃人的“大狼嘴”如今成了綠山崗,有林地2.2萬畝,。
在70多年的植樹造林中,,右玉全縣干部群眾義務植樹累計達2億多天。在近300萬畝的土地上,,右玉人民摸爬滾打在溝梁山壑之間,,讓大地一點點綠了起來,他們中有農(nóng)民,、有工人,,也有機關干部。
過去在右玉,,每個機關單位辦公室門后都放把鐵鍬,。幾十年來,僅機關干部就義務造林30多萬畝,,先后營造了文教林,、政法林,、財貿(mào)林、宣傳林等十幾個造林基地,。
“大家搶著干,、比著干,手掌上沒有結痂,,就覺得自己不光榮,,沒賣勁兒?!币晃粰C關干部這樣說,。
一把鐵鍬兩只手,干罷春夏干冬秋,。
一代代右玉人為綠化家鄉(xiāng),、造福后人作出了巨大犧牲。
劉政是李達窯鄉(xiāng)喬家堡村護林員,。2000年夏天,,一場暴雨沖倒村后的水泥電線桿,壓斷了3棵松樹,。老劉打算搬開電線桿去救樹,,不料,電線桿竟?jié)L砸在他的胸前,,大口的鮮血灑在松樹上,。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把我葬在樹根下?!?/p>
矗立在小南山上的綠化豐碑,,似人字形的大樹合抱而成。正是千千萬萬右玉干部群眾同心協(xié)力,,才鑄就了這座綠色豐碑,。
綠色的生產(chǎn)力
隆冬時節(jié),右玉的氣溫驟降到零下30多攝氏度,。寒風雖然刺骨,,但循著右玉的綠化足跡,記者仍然能感受到在這片昔日不毛之地上正孕育出新的生機,。
蒼頭河畔,,一抱多粗、十幾米高的“榮懷楊”在寒風中肅立,,像一位倔強的戰(zhàn)士守護著腳下的土地。
70年前,,張榮懷在這里種下第一棵小老楊時,,四周還是黃沙遍地,。如今,蒼頭河兩岸已是郁郁蔥蔥,,成為國家濕地公園,,鳥類從過去18種增加到128種。
一里之隔的右衛(wèi)鎮(zhèn)馬營河村是直接受益者,。這幾年,,村里相繼建起民宿,樹下長出了羊肚菌,,地里還種上了菊花,,發(fā)展起了大棚。
“生態(tài)好了,,人的腦子也活了,。”馬營河村黨支部書記朱義說,,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200多元,,同比高出近4成。
在馬頭山綠化1.2萬畝荒山的李云生,,現(xiàn)在也苦盡甘來,。
2002年,他拿著承包駕校掙的幾十萬元回村綠化荒山開發(fā)旅游,,“走進去才發(fā)現(xiàn)是個無底洞”,。無路可退,他只能四處借錢種樹,,先后投入400多萬元,。
“最難的時候,等結完工人工錢,、還完債,,連過年的錢也剩不下,只能和老伴躲在山里吃干糧,?!彼f。
如今,,山上的樹木已逐漸長大,,1000畝杏樹也掛了果。李云生又養(yǎng)了100多頭牛,,今年收入七八十萬元,,這位65歲的老人干勁越來越大。
“現(xiàn)在政府正在修環(huán)長城公路,等路修好了,,我十幾年前開發(fā)旅游的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他說,。
綠色給右玉人帶來了活路和門路,,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注腳。
右玉地下探明煤炭儲量高達34億噸,,但右玉人卻始終堅持讓它埋藏在地下,,不要黑色GDP,而要綠色生產(chǎn)力,,交出一份份令人滿意的作業(yè),。
右玉2018年在全省率先脫貧摘帽,2019年城鄉(xiāng)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接近10%,,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固定資產(chǎn)投資仍增長10%以上,,全年經(jīng)濟實現(xiàn)正增長。
寒冬下,,一串串黃色的沙棘果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種渾身長滿硬刺的灌木是防風固沙的優(yōu)良樹種,如今已遍布右玉山頭河畔,,是這塊神奇土地“涅槃重生”最生動的寫照,。
“右玉精神”的擴張力
右玉,贏在當下,,更贏在未來,。
在移民新村康平村內(nèi),一排排農(nóng)家小院整潔利落,,水電暖網(wǎng)一應俱全,。溫室大棚內(nèi),紅紅的草莓掛滿枝頭,,芹菜,、黃瓜、西紅柿等蔬菜長得正旺,。
作為“國家森林鄉(xiāng)村”,,這里的村民靠著生態(tài)觀光農(nóng)業(yè)吃上了“旅游飯”,成為右玉脫貧摘帽后新農(nóng)村幸福生活的縮影,。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現(xiàn)在右玉名聲在外,,出去舉辦招商會,,感興趣的人很多。”右玉縣商務局局長李國兵說,,從2017年開始,,不斷有外地客商前來考察,,十多個新興項目相繼落地,。
投資4億多元的國家級青少年足球夏訓基地已初見雛形,在這420畝的地方,,將建成22片標準足球場地,。“這里的環(huán)境是一流的,,是天然氧吧,。”基地負責人王東偉考察過很多城市,,獨特的生態(tài)和人文優(yōu)勢讓他最終選擇了右玉,。
曾經(jīng)“走口外”的右玉人如今上演“雁還巢”。
十年前,,在太原賣電腦的張宏祥帶著在外地淘到的“第一桶金”回鄉(xiāng),,當起了“牧羊人”。與“老羊倌兒”們不同,,他只要坐在電腦前,,就能觀看羊的放養(yǎng)動態(tài)和運動軌跡,實現(xiàn)了智慧養(yǎng)羊,。
中大科技,、永昌LED、塞上綠洲……在這些綠色科技企業(yè)里,,到處都有年輕人的身影,,一些周邊縣區(qū)的人甚至舉家搬了過來。
“右玉未來將是旅游勝地,、康養(yǎng)福地和投資洼地,,更是一片精神高地?!睆堈鸷Uf,。
右玉人用綠色改變命運,更用勇敢,、堅韌,、無私澆灌“右玉精神”開花結果。
“右玉精神”體現(xiàn)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這就是右玉創(chuàng)造生態(tài)奇跡的“密碼”,,也是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的“力量源泉”。
行走在右玉,,一片片整齊排列的樹木宛如畫卷一般,。右玉精神展覽館、綠化豐碑,、松濤園,、蒼頭河……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被這片綠色所吸引,被這種精神所感染,。
從綠起來到富起來,,歷經(jīng)70余載綠色耕耘,右玉正書寫新的春天,。(完)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