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北京4月13日電 (郝萍)文物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如今,,我們看到的每一幅壁畫,,一塊磚瓦,,乃至一件玉石器等各式各樣的文物,,不僅承載著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明,,也飽含著文物保護修復工作者注入的深厚情感……
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qū),,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懷揣著滿腔熱情,,肩負著光榮使命,,為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盡心盡力。
曉管在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室工作,。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云岡研究院里的“95后”曉管,,是這里的一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師。陶器,、鐵器和古籍等所有可移動的文物,,都屬于她的工作范圍。
可移動文物的修復工具,。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然而,,不同類型的可移動文物,在保護修復方面的工具和方式也各有不同,。陶器修復一般要經(jīng)過“拼對成型”“粘接固定”“石膏補全”“打磨成形”等流程,,而鐵器修復則主要需要“除銹”“粘接固定”“補全做舊”“砂輪打磨”“加熱封護”等步驟。這些很多人看似枯燥的工作內(nèi)容,,在曉管眼里則顯得十分生動有趣,。
曉管正在給鐵器除銹。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在交談過程中她表示,,從大學實習到工作兩年多的時間里,,經(jīng)自己親手處理過的物件雖然不多,但大大小小也有近百件,。
“上大學時發(fā)現(xiàn)做陶片拼接很有意思,,從而引發(fā)了對文物修復的興趣,因此畢業(yè)后就決定要做文物保護修復這件事,?!碑敱粏柤盀楹芜x擇這份工作時,曉管開心地說,。
戴宇翔在壁畫文物保護修復室工作,。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在壁畫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當中,,寺觀壁畫、石窟寺壁畫和墓葬壁畫是常見的三種類型,。
2013年7月31日,,自小喜歡研究古文物的戴宇翔辭去了導游工作,來到云岡研究院從事壁畫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對于來到這里的日期,,他脫口而出,可謂是記憶猶新,。
最初,,戴宇翔因不具備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操經(jīng)驗,不能直接接觸文物,,所以開始的前幾年需要跟著有經(jīng)驗的老師先學習,,從事一些輔助性的工作。除了“和泥”“砌墻”“除塵”“清潔”等一些基礎(chǔ)性工作之外,,他還積極參加培訓課程,,將理論知識貫穿到實踐當中。
墓葬壁畫碎片,。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戴宇翔堅定地說:“如果經(jīng)過我的手能把一個破碎或是即將消失的文物,,即便做不到‘永葆青春’,但能夠‘延年益壽’,,或是恢復成相對完整狀態(tài)的話,,這是非常有意義的?!?/p>
戴宇翔正在與劉洪斌老師一起拼接墓葬壁畫,。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如今,工齡已有8年之久的戴宇翔,,積累了不少壁畫文物保護修復方面的經(jīng)驗,。近期,他正在與老師,、同事一起拼接著2019年12月底發(fā)現(xiàn)的墓葬壁畫,。
云岡石窟。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始建于公元460年,,現(xiàn)存有主要洞窟45個,,造像51000余尊的云岡石窟,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因此在云岡,,石窟寺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則顯得尤為重要。
趙斌在用毛刷清理石窟本體外壁浮塵,。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首先要用毛刷清理外邊的浮塵,,然后用小吹球?qū)⒘芽p里殘留的渣子吹出,,接著用灌有蒸餾水的噴壺……”這位講得頭頭是道的師傅,名叫趙斌,,是云岡石窟文物保護修復的一名工作者,。趙師傅主要的工作內(nèi)容,就是對石窟本體上的病害進行保護修復,。
石窟本體上標記的編號。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在石窟本體上的每一處病害,,都貼有各不相同的編號,。他解釋說,每一個編號就代表著一處病害,。例如,,“W·3區(qū)-44QQ↓”的“W”是“外立壁”的拼音縮寫,“3區(qū)-44”則代表第3區(qū)的第44個病害,,“QQ”是“起翹”的拼音縮寫,,最后箭頭的方向,則可以直觀地體現(xiàn)出病害開口的方向,。其目的是便于統(tǒng)計,、登記和管理。
趙斌在填空石窟本體的裂縫,。人民網(wǎng)記者 翁奇羽攝
趙師傅是地地道道的云岡人,,可以說從小就是看著石窟佛像長大的。在他的印象里,,小時候的石窟比現(xiàn)在還要壯觀,。因為石窟寺是不可再生資源,經(jīng)過常年的風吹,、日曬,、雨淋,有著肉眼可見的變化,,所以他也格外認真對待這份工作,。“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云岡人,,你必須得帶著自己的感情去修復它,,這樣才能做好?!壁w師傅說,。
這些文物保護修復工作者帶著對云岡和文物的熱愛,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