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秦:巧手剪祥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在紙間碰撞
“咔嚓咔嚓……”剪刀翻飛,,紙屑掉落。每天6小時,,剪了3天,,喬秦終于完成這幅剪紙作品《雙龍戲珠》。
“在老一輩心里,,貼上了自己剪的窗花才叫過年呢,。”喬秦今年33歲,,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浮山剪紙市級傳承人,,每年都會設計生肖主題剪紙。
2024年是農歷龍年,,喬秦從去年10月份開始準備,,設計了一套16條龍的主題剪紙,有臥著的,,也有騰飛的,,形態(tài)各異,。“這套伴手禮很受歡迎,,已經(jīng)訂出1000多套,。”
浮山,,山西南部一個山區(qū)小縣,,但是民俗文化卻很興盛,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xiāng)”之稱,。
“剪紙從我太奶奶那輩傳到爺爺,、父親,到我是第四代,。從小耳濡目染,,會拿筷子就會拿剪刀?!?011年大學畢業(yè)后,,喬秦回到家鄉(xiāng),跟著山西省首屆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鄭洪峨從事剪紙創(chuàng)作,。
喬秦在剪紙創(chuàng)作,。本文攝影賈惠清
十幾年來,喬秦創(chuàng)作了30多個系列作品,,其中有不少得意之作,。來到他的工作室,一幅長1.6米,、寬0.8米的《春》映入眼簾,。這幅作品在“春”字里融入了鑼鼓、高蹺,、獅子舞等浮山民間社火元素,,將近60個人物一一相連,對稱排列,,“春”字下半部分設計成圓形,,盡顯傳統(tǒng)文化之美。
《二十四節(jié)氣圖》也是喬秦的“心頭好”,,這幅作品他整整創(chuàng)作了3個月,。“立春六九頭,,農事早入手,,生產掀高潮,備耕修犁耬……”喬秦和爺爺還一起為每個節(jié)氣寫了四句詩,。
除了剪紙,,喬秦還是浮山剪紙博物館館長,,這是20年前在浮山縣政府支持下興建的私人博物館,里面收藏了大量剪紙作品,,對公眾免費開放,。“游客更喜歡看現(xiàn)代題材的剪紙作品,?!眴糖匾贿吰占凹艏埼幕?,一邊也在思考,,人們糊麻紙的“田”字格窗戶早已被玻璃窗戶代替,市面上的現(xiàn)代化窗花琳瑯滿目,,千百年來的民風民俗也在改變,,剪紙藝術還能不能生存?
喬秦創(chuàng)作的龍年春節(jié)主題剪紙作品。
有挑戰(zhàn)也有機遇,。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藝術欣賞水平也在提高,傳統(tǒng)文化“圈粉”無數(shù),,手工制作的東西被賦予更多溫度,。“剪紙也要跟著時代潮流走,,內容和形式都要契合當下,。”最近兩三年,,喬秦嘗試從社會現(xiàn)象和時代熱點中尋找創(chuàng)作素材和靈感,,創(chuàng)作了名人肖像、航天,、消防等系列作品,,剪出一番新天地。
《福娃運動會》是喬秦的嘗試之一,,這是他為杭州亞運會創(chuàng)作的一套染色剪紙,,曾在杭州展出。一眼看去,,色彩艷麗,,動感十足。這套作品既保留了浮山剪紙代表性的黑色,,又用大量彩色填充;53個“福娃”形象既用中國傳統(tǒng)名花裝飾,,又融入國漫元素,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在紙間碰撞,。
喬秦創(chuàng)作的龍年春節(jié)主題剪紙作品,。
“一剪高天明月亮,,二剪兔兒靈芝草,三剪鳳凰戲牡丹,,四剪魚兒水上漂……”浮山剪紙博物館,,一堂青少年剪紙培訓課正在進行,喬秦聽著這首歌謠長大,,又把它教給孩子們,。
歌謠代代傳唱,但是當年的剪紙藝人們卻早已不在,。一次,,喬秦看新聞了解到有地方在尋訪老藝人,受此啟發(fā),,他開始走訪老藝人的子女,,為8位浮山剪紙老藝人編印畫冊,建立藝術檔案,。此后,,他又出版了《刀尖上的溫馨》《剪紙培訓微教材》等書,用作社區(qū)大學教材或興趣讀物,。
這幾年,,喬秦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傳播浮山剪紙文化和培養(yǎng)傳承人上。他從2017年開始舉辦剪紙培訓班,,培訓過幾千人次,,現(xiàn)在有200多人常年跟著他學習,大部分是小學生,。
“從事剪紙時間越長,,越覺得本領恐慌。只要有培訓學習機會,,我都爭取參加,。”去年,,喬秦參加了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培計劃,,一個半月時間,與30多名剪紙藝人交流學習,,去山西各地采風,,收獲頗豐?!跋M絹碓蕉嗳讼矚g浮山剪紙,。”喬秦說,。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