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勝勇
之三:沙漠深處挖蓯蓉
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不久,,我們就接受了到拐子湖挖藥材的任務,。拐子湖在額濟納旗的東北方向,沿著中蒙邊界自西向東走向,。當時我還在運輸連開大車,,任務是開著一輛老式解放牌軍車拉著衛(wèi)生隊的幾個戰(zhàn)士,由兩個干部帶隊到那里挖一種叫蓯蓉的藥材,。到拐子湖要翻過紅格爾磯山,,經(jīng)過雅干邊防站,緊靠著國境線朝東走,,再稍朝南邊一拐就進入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了,。
一路上盡是沙漠戈壁,平坦的戈壁灘一望無際,,似乎一直走下去就能走到天地的盡頭,。時值初春,這里同樣春潮浩蕩,,耐旱的紅柳,、駱駝刺開始泛綠,春風迎面撲來,,空中彌漫著幕布一般的薄霧,,天地間一片莽蒼,散發(fā)著濃烈的青草的氣息,,一群一群的沙雞在荒漠上覓食,,成群結隊的黃羊、野駱駝和野驢在遠處奔馳而過,,像是無數(shù)精靈在荒漠上跳躍飄忽,,剎那間就消失在蒼茫之中。還有的時候,,正走著之間,,忽然眼前不遠處有一汪水,還有樹,,還有人在走動,。等我們走過去還是大沙漠。那兩個干部說,,這是海市蜃樓,,沙漠里常見,。實際上是高溫氣流折射產(chǎn)生的幻像,。
行進途中,,那兩個干部不停地用望遠鏡前后左右張望,,還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似乎在探尋、記錄什么,。
過了雅干邊防站,,碰見兩峰馱著人的駱駝自北邊逶迤而來,我按照民族政策教育的規(guī)定,,慢慢把汽車停下,,讓她們先走。只見前邊的駱駝背上坐著一個年輕的蒙古族婦女,,后邊的駱駝上坐著一個歲數(shù)較大一點兒的蒙古族婦女,,寬大的蒙古袍子里面露出一個小男孩圓圓的小腦袋。她們微笑著朝我們點點頭,,策動駱駝從我們車頭前邊款款走過,,繼續(xù)朝沙漠深處走去,很快就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我們不曉得她們來自何方,,也不知道她們去向哪里……這是我們跑了一百多公里路碰見的唯一的兩個人,跑了整整一個上午,,終于到了拐子湖,。這里是額濟納旗所屬的一個公社,叫溫土高勒公社,。幾排磚房坐落在一塊高地上,,就是公社機關了。這里遍地是沙子,,沒有一棵樹一根草,,周圍是沒有邊際的純粹的沙漠。我們在溫土高勒吃了一點膻氣味極大的在羊肉湯里面煮的面條,,就把汽車放在公社機關,,騎上駱駝朝沙漠深處走去。公社領導派了一位叫蘇汗巴圖的蒙古族漢子給我們帶路,。
這里是著名的世界第三,、中國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大沙漠的腹地,中間是干枯了的拐子湖,,數(shù)十平方公里平如鏡面的湖面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沙粒,,拿鐵鍬挖一下,很快就露出潔白的硝鹽,,厚達十多米,,據(jù)說能供全國人吃上幾十年,。湖的四周布滿了高聳的沙山,有的沙山高達數(shù)十米,,還有的高達二三百米,,那沙山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刀鋒,,有的像城墻,,千姿百態(tài),無奇不有,,人入其中,,猶如進了迷宮。后來從部隊轉業(yè)以后,,我查資料,,才知道地球別的地方的沙漠起伏不大比較平坦,,只有這里是世界上唯一有沙山的沙漠,,堪稱沙漠奇觀。
有的沙山是純粹的沙子構成,,看不見一塊小石子兒,,沒有一絲兒塵土,我們都是十七八歲的年輕人,,精力過剩打鬧撒歡,,從沙山頂上翻滾而下,身上竟一塵不染毫發(fā)未傷,。更多的沙山上長滿了一種沙生植物——梭梭棵,。更多的梭梭棵長在沙山之間的平地上和山坳里。由于極度干旱,,梭梭棵沒有皮,從里到外就是干燥的木質結構,,這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皮的植物,。梭梭棵也長不高,屬于灌木一類,,互相簇擁著長成一蓬一蓬的,,外面通體呈黃色,和沙漠一個顏色,。只有那些干枯死亡的梭梭棵才會變成黑色,。年深日久,老的梭梭棵枯死了,,新的梭梭棵長起來了,,不斷地生死輪回,,沙漠里到處散落著已經(jīng)枯死的梭梭棵的黑色枝干和新近長出來的嫩梭梭棵互相擠壓層層疊疊,一切都呈現(xiàn)出原始狀態(tài),。
我們站在高處看過去,,只見大漠中高低錯落的沙山鱗次櫛比,沙地上黑色而干枯的梭梭棵鋪天蓋地,,一直延伸到目能所及,,好像是大戰(zhàn)過后橫尸遍野的戰(zhàn)場……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