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shù)九寒天風雪交加的午后,,我踏上歸家的路途,,千言萬語后,我們開始起身,,母親執(zhí)意要送一程,。天氣那么冷,,母親卻站在寒風中一動不動,盡管天寒地凍,,寒風掠過母親臉上風霜刀刻的皺紋,,看上去母親有點寒顫,但母親的臉上寫滿了笑意,,也許她內(nèi)心很激動,。我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母親,大約行走了十幾分鐘,,我回頭一看,,風中的母親還在那里目送我們,滿頭的白發(fā)還在寒風中飄逸,。瞬間,,我的雙眼淚水奪眶而出,我承載不了回眸的那一刻,。此情此景,,我才深深地領(lǐng)悟到了“兒行千里母擔憂”。此刻,,面對寒風中的母親,,我腦海中的記憶就像那決堤的洪水一瀉千里。
母親是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雖然進入耄耋之年,,但耳不聾眼不花,腿腳靈便。她有一個心愿,,要看到自己的十幾個孫子都成家立業(yè),,享受人間的天倫之樂。她養(yǎng)育了我們七個兄弟姐妹,。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天吃飯的時候,,總是一碗一碗地盛好飯,,讓孩子們吃得飽飽的,輪到自己如果不夠了就將就著,。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家境比較貧窮,物質(zhì)財富匱乏,,經(jīng)常缺吃少穿,,所以都盼望著過年,每到年關(guān),,母親總是忙著準備過年用的吃的和穿的,,由于孩子多,當時衣服鞋襪都是母親一針一線縫制成的,,所以耗時耗力,,為了孩子們過年初一能穿上新衣服,除夕夜母親常常是在煤油燈下通宵達旦,,直到早上孩子們吃了餃子,,都出去快樂地玩耍去了,她才美美地睡著了,。她睡得是那么深,,又是睡得那么香。
由于多年的勞累,,母親養(yǎng)成了一個令人感動的習慣,,說話說著就打盹了,干活干著就迷糊了,。記得有一次,,五月的一天我回家看望母親,夜已經(jīng)很深了,,和母親的絮絮叨叨已過了許多時辰,,母親坐著已開始打盹兒,于是我勸她入睡,,但我卻一點睡意也沒有,。望著側(cè)身向我熟睡的母親,,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我想了很多很多,,眼睛漸漸地濕潤了,。
在我孩提時代,母親總是精心呵護著我,;我年輕在外工作時,,母親總是日夜想念著我。當我回家看望她時,,她知心的話三天三夜說不完,,總是把好吃的東西往我手里塞;當我離開家時,,哪怕是深更半夜,母親也會做頓熱騰騰的餃子,,讓我吃個飽,。
母親時常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要有知識,,書中自有黃金屋,。雖然她不能輔導孩子的功課,但只要孩子讀書學習,,她就異常高興,,絕對不讓孩子干活。她時常教育我們,,出去不要打架惹事,,要學會忍讓,吃虧人常在,。為人處世,,要以誠相待。這些零零碎碎的教誨,,在我的人生觀形成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們說,家庭是最好的課堂,,有什么樣的母親就有什么樣的兒女,。母親的教育影響了子女的生活。
記憶中母親的故事很多,,雖然零散,,沒有驚天動地,但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故事里,,在那些零零碎碎的言語中,,我感受到了母親的偉大、母愛的無私、母愛的寬廣,。
尤其是風雪中,,母親目送的那幅畫面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腦海中…… (高振朝)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