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秋某日,我叩開了聞名三晉的晉史專家、山西省文史館館員,、筆名汶漩的邱文選老先生的門。
37年前邱老先生曾與我同在趙曲中學執(zhí)教,,先生那年58歲,,與不到“而立”之年的我算是忘年交同事,。初來乍到的邱先生,,面相溫和敦厚,,身架瘦小精干,據(jù)說一肚子學問,,第一印象他就是個好人,,僅此而已。后又聽說先生早年參加犧盟會工作,,解放后在省城教書,,因故回村放了20年羊,。教書—放羊—教書,反差天壤,,何故?大家剛從十年文革過來,,類似尋根溯源的許多事情人們諱莫如深,,像不愿碰、不能碰的疤痕三緘其口噤若寒蟬,,就是再精彩的故事在那樣的大氛圍中自己不便又不愿講,,也就沒人去關心故事梗概了。但同事們都知道邱先生是有故事的人,,不過,,這故事還沒到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的時候,多少年來即是同事們也均聞文選有文采,,豈不知“汶漩”是被苦水煎熬蒸煮過來的,。
慢慢地我與先生一起開文聯(lián)會、作協(xié)會,、三晉文化研究會等,,喜水而又被苦水浸洇的汶漩先生漸漸為我所知,先生坎坷的人生之路,、不懈的信念追求、執(zhí)著的研究毅力,、愛國愛黨,、崇尚真理的節(jié)操,讓我深深的感動,,邱文選,,汶漩先生,這位95歲的忘年交老知識分子精英走進了我的心里,。
按照媒體表述人物慣例,,我這樣寫吧:邱文選,,男,,筆名汶漩,1921年6月生,,襄汾縣趙康阜平村人,,離休教師。1954年3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民盟襄汾地方組織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任民盟襄汾小組組長,民盟襄汾支部一至三屆主委,;民盟全國“六大”代表,,民盟山西省委五屆、七屆常委,;政協(xié)襄汾縣第五屆,、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委員;六屆,、七屆、九屆常委,。山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山西省三晉文化研究會會員、國際晉商研究會理事,、香港國際交流出版社特邀顧問,、編委,《交流時報》作家,。(作者感慨:任職多多,,步履匆匆,。)
汶漩先生1937年參加犧盟會,,到犧盟汾(城)鄉(xiāng)(寧)邊委會干校學習,擔任宣傳員,。1938年考入犧盟總部政治交通干部學校,。1939年3月干校分配到隰縣九分局擔任政治交通員。他認真學習了延安出版的黨的機關刊物《群眾》,,毛澤東著的《論新階段》《論持久戰(zhàn)》《實踐論》以及延安出版的《列寧選集》《斯大林選集》等,,深入洪(洞)趙(城)一帶調查敵情,除寫成調查記錄上交外,,還寫了《日寇暴行錄》發(fā)表于總局《政交通訊》上,,受到大家稱贊。1939年5月間,,延安抗大發(fā)起“抗大之友”運動,,他和交通局的同志積極參加這一運動并捐款。同年加入民族革命青年團。1939年12月“晉西事變”后,,調回犧盟會交通局宣傳股,。1949年在太原市五一路小學任教。1958年被劃為“右派”回鄉(xiāng),。1978年平反,,分配到趙曲中學任教,第二次走向神圣的講壇,,迎來了人生的又一個春天,,1980年離休。
可貴的是,,飽經風霜、飽受磨難的邱汶漩先生以赤子之心回報祖國,,回報自己多災多難的偉大母親,。作為一位與共產黨同齡的民盟老戰(zhàn)士,不論過去今天,,不論順境逆境,,不論放羊教書,與黨同齡,、同心,、同志、同行,,“四同”心志始終不渝。他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多年來遞交提案、議案,、社情民意近百件,。20多件被省政協(xié)采用,其中1987年提出的《統(tǒng)籌兼顧,,計劃調配,,按小麥播種期先后計劃調撥化肥供應的建議》得到時任山西省省長王森浩的批示。1994年在政協(xié)襄汾縣九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文化開路,、旅游搭臺,、經濟唱戲,發(fā)展襄汾旅游經濟》《對開發(fā)我縣旅游資源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的思考和建議》被縣委以文件形式轉發(fā)全縣,。在做好民盟工作的同時,,他從事文史研究,特別是晉國史,、晉國文化史方面,,先后撰寫論文,、評論610篇,計620余萬字,,分別在全國50多家報紙,、雜志發(fā)展。有45篇由國家媒體向海外播發(fā),,被香港《明報》,、臺灣《山西文獻》、美國紐約《中國時報》轉載,。有4篇參加全國性學術交流,,2篇入選《中國跨世紀戰(zhàn)略文獻叢書》和《世界學術文庫》。受到費孝通,、杜任之,、錢偉長、馮素陶,、李蓼源等國家及省級領導接見和好評,。全國老齡委、中組部老干部局授予他“全國老有所為精英”金質獎章,;1985年12月在山西省社會各界為四化服務經驗交流會獲“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中成績顯著”榮譽稱號,,1990年7月獲山西省科委“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績三等獎”,山西省文史研究館授予他“晉國史專家”稱號,,其事跡入選《世界名人錄》,。1996年4月被襄汾縣政協(xié)評為先進工作者,1997年4月被襄汾縣政協(xié)評為“六個一”活動先進工作者,。2008年出版的150余萬字的《史壇耕耘集》系列專著獲臨汾市第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我翻閱看邱汶漩(文選)先生的經歷,,像在翻閱著一部歷史大書。先生95年的歷程印證了一位哲人的話,,歷史與歷史人物,,沒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實事求是,。是的,,他的多舛命途、“汶漩”之搏,、求實“文選”,、可敬人格,是哲人箴言的有力佐證,。
20世紀在世界東方,,最激動人心的話題莫過于救國與革命;21世紀的中國,最鼓舞人心,、激勵士氣的話題莫過于開拓與創(chuàng)新,。沒有哪個世紀像這兩個世紀以如此眾多的精神財富砥柱于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邱文選先生是兩個世紀的親歷者,,是一位對歷史,、對民族有擔當、敢作為的奉獻者,。
自鳴鐘響了11下,,戀戀不舍的我與先生辭行。我握著汶漩先生瘦骨嶙峋的雙手,,像是握著鴻雁一對堅挺的鐵爪,,鴻雁振翅,志在千里……
可敬可貴的邱文選先生,!
李關良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