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過冬至,,小時候跟母親包餃子的情景就會浮現(xiàn)在我眼前。
小時候,,剛進冬天就盼望著冬至,,那個年代生活艱苦,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上一頓餃子,。冬至的前一天,,母親總會早早地起來,到菜市買回肉與蔬菜,,回家后把菜摘凈洗好擺一旁晾干水分備用,。然后把肉切成小塊,,在砧板上用刀將肉塊剁成肉泥,邊剁邊加上蔥,、姜,、蒜、料酒,、醬油等作料,。肉餡剁好后,再拿過菜來一刀一刀仔細地切碎,。前期準備工作結(jié)束后,,便開始和面,最后把菜與肉混合在一起,,放入清油,、鹽、味精,、雞蛋等調(diào)料攪拌均勻,。一切準備就緒,母親就開始搟餃子皮,,我則在一旁嘗試著包餃子,。
第一次包餃子時,,看著母親拿過一張餃皮,,放入一些餡。像變魔術(shù)一般,,轉(zhuǎn)眼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模仿母親的動作,但笨手笨腳地總是捏不成形,。這時母親放下手中的活,手把手耐心地教我,,按照她所說的程序,,我終于包出了第一個餃子。雖然不是很“漂亮”,,也站立不起來,,但總算是面與餡裹一起了。都說熟能生巧,,此言果然不虛,。隨著數(shù)量的增加,我包的餃子越來越好,。餃子不僅能驕傲地站著,,而且外形美觀,,背上還有一些細微的褶皺,像穿著一條漂亮的百褶裙,。母親見我進步神速,,自然是喜出望外,對我贊賞有加,。在母親的認可下,,我越干越起勁……包完所有的餃子后,圍在爐灶旁,,看著一只只白胖胖的餃子上下翻滾,,香氣撲鼻而來,饞得我直往肚里咽口水,。端著煮熟了的餃子,,狼吞虎咽地吃著,感覺特別香,,因為這畢竟是自己勞動的成果,。
后來,我又學會了和面,、調(diào)餡等工序,。還記得那時候曾經(jīng)問過母親:“為什么冬至那天要吃餃子呢?”母親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后來慢慢長大了,,才知道那是媽媽和我說的玩笑話,。
歲月流轉(zhuǎn),當年那個圍在母親身邊包餃子的我早已長大,,如今我背井離鄉(xiāng),,冬至對吃餃子的渴盼,也早已化作了對鄉(xiāng)下老母濃濃的思念,。母親思念的音信已在這個冬日里為我捎來了別樣的關(guān)懷,,而我相信,自己的牽掛與問候定會隨那一縷北風,,飄向不遠的老家,,祈愿我的母親永遠康健……(張永生)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