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
劉云霞
最意味深長的,,當(dāng)屬鄉(xiāng)下的“年”,。
鄉(xiāng)下的“年”,,濃郁,、熱烈,、持久,包含了鄉(xiāng)下人十二分的虔誠,,十二分的投入,,令人時時念之,時時回味無窮,。
在鄉(xiāng)下,,年的氣息來得很早,剛進臘月門,,便一日濃似一日了,。最先進入年工作日程的,是婦女們拆洗被褥,、棉衣的工作,。待此起彼伏的搗衣捶布聲過后,便很快轉(zhuǎn)入室內(nèi)工作了:或縫被褥,、棉衣,,或一趟趟趕集會,購來花布后為孩子們縫新衣,、納新鞋,。我們姊妹多,不能保證件件新買,,但里里外外也都是“新”的,。兄妹五個,每個人的棉衣都要拆洗得干干凈凈,,外套則是將兄姐的舊衣,,染成不同的新色依次給弟妹改做而成的。真正擁有新衣的只有兄長和大姐二人,。但年幼的我們幾個穿著翻新改造的“新衣”,,依舊是其樂融融,毫無怨言,。為了提高工效,,母親多采用流水作業(yè):鞋面、棉衣皆依長幼疊放,,土炕上往往放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每逢此時,姐妹們便唧唧咕咕圍在旁邊,,爭著吵著讓先縫自己的,。這時母親總是笑笑,一邊告訴我們都會縫好的,、饒有興趣地看我們一次次試穿“半成品”,,一邊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們離年還有幾天的問話等等。
小年到來,年的高潮便開始了,。這時,,學(xué)生們都放假了,闖蕩天下的男人們也都收攏了腳步歸來了,。一年一度的庭院大掃除是要全家齊參戰(zhàn)的,,直掃得屋里屋外生輝,擦得盆盆壇壇锃亮,。年前“蒸饅頭”也算是一樁大事,,平日里有米有面的,缺米少面的,,此時都要想著法子花兩三天功夫,把一籠籠,、一屜屜白花花,、香噴噴的饅頭蒸好。記得兒時白面缺少,,家里純粹的白饅頭極少,,大多數(shù)都是包心饃(白面皮,黑面或者玉米面心),,即使是這摻“假”的饃,,也熱騰騰地誘人口水。饅頭蒸過,,條件寬裕的便開始殺雞宰羊,,手頭拮據(jù)的也要買上二、三斤肉剁餡包餃子,。除夕前一兩日還有一道“下鍋子”工程(撐起油鍋炸各種油炸食),。就這樣,大人們與日俱增地緊張和忙碌,,孩子們則度日如年地掐掐算算,。大年三十終于來到了,打掃一新的庭院在新春聯(lián),、新窗花的映襯下顯露出一派萬象更新的氣息,。每逢此時,兄長總是早早在院子中扎了一米見方的大草把,,周圍圍滿了柏樹枝──凌晨時分等著瞧好吧!終于等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等母親虔誠地在堂屋桌子中放好“棗山”,并燃了香供奉過祖宗之靈后,,一家人便喜氣洋洋,、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圍在一起包餃子了,真是一幅天倫之樂圖!
孩子們鬧嚷嚷吃過大年三十餃子,就把新衣,、新鞋,、新襪整整齊齊地擺在枕前,一遍遍摸過,,一遍遍試過,,就等正月初一到來了。瞌睡是斷然沒有的,,而兄長也不可似往日昏頭大睡的,。直到不知何時犯困,又突然被窗外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驚醒,,睜開眼時窗外已是一片紅光了——兄長早已燃亮了草把,。此時心里便像揣了只小鹿,看火光中滿窗的窗花喜洋洋地上下翻舞,,聽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將小村炸醒,。
鞭炮聲里,幾個餃子匆忙下肚,,我們便箭一般地躥到了門外,。此時,星星還滿掛在天空,,硝煙味已把正月初一早到的早晨燃得活生生,、藍瑩瑩的,好令人陶醉喲!最難忘的是,,大人們此時也穿著新衣或平日里舍不得穿的半新衣,,放棄了手中從來也間斷不得的活兒,串著門兒,,聊著天兒,,享用著主人呈上的美味佳肴,少有的安閑與自在,?;蛟S只是圖個閑適富足的良好開端,把一年的辛勞,、辛酸與拮據(jù)統(tǒng)統(tǒng)排放在舊年歷了!
按習(xí)俗,,人們正月初一是不許在異地他鄉(xiāng)度過的,出嫁后的姑娘也是不能在娘家過年的,。然而初一已過,,放眼望去,村與村之間,,鄉(xiāng)間小路上,,柏油馬路上,,步行的、騎車的,、推平車的,、趕馬車的,條件好的還有開三輪,、騎摩托,、開車的,扶老攜幼,,大包小包,,到處是花花綠綠、浩浩蕩蕩走親串友的人們,。這些純樸,、敦厚,平日手頭拮據(jù),,囊中羞澀的農(nóng)人們,,互送的禮品不過是幾個饅頭,卻絕不遜半點“串親戚”的隆重,。孩子們興高采烈,可以一日日積攢壓歲錢了,,大人們則可借此好好敘一敘舊情了,。過了正月初五,孩子們又盼著正月十五,。不只是盼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更盼全鄉(xiāng)范圍內(nèi)的鬧紅火。那時,,十里八村的人們攜兒帶女來到鄉(xiāng)鎮(zhèn)街市上,,看著熱鬧、吃著小吃,,那是何等有滋有味的日子啊!
鄉(xiāng)下的年啊,,就這樣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過了十五,,還有十九的春卷、二十的焰火,,就這樣讓穿著新年衣的孩子一直到了課堂上還回味無窮呢!
鄉(xiāng)下的年五彩繽紛,,生機勃勃!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