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個動詞
胡忠偉
明媚的陽光照在身上,,覺得心里暖暖的,。合上雙眼,,似乎看見了嫩綠的樹芽、青青的草坪,,深深地吸一口氣,竟然似乎嗅到了草的清香!春天來了,,真的來了!我們眼里的春天,,有一種歡喜,這就是春天的美麗,。
“五九”剛過,,擔上“六九”,春的氣息就飄滿了空氣里,。
從熱烘烘的屋子里走出來,清風拂面,,使人很容易想起“如沐春風”這個詞,身上臃腫的棉衣顯然有些多余了,。太陽似乎發(fā)了力,連背陰處的積雪已開始融化了,,走不了幾步,,便感到汗涔涔的,,春天果真來了,。
對于春的記憶,,更多的是來自朱自清的《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念書時就將它背得滾瓜爛熟,,工作后,,給孩子們上這一堂課,,一開始就是配樂背誦,,驚得孩子們一愣一愣的,,不是我的記憶力好,,而實在是朱自清把春天活靈活現(xiàn)得展示在我們面前了。春風一來,,萬物復蘇,冰河解凍,,連人們的思想仿佛也要大解放似的,急匆匆,、樂滋滋地忙著尋春了,。
諺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河邊那排列整齊的柳樹,,早已吐露著嫩綠的新芽,一如待字閣中的少女急不可耐,。樹在陽光中生長,盡量地把身體向外伸展,,似乎聽得見它們梆梆作響,,這是生命向上的力量。站在那里,,看上半天,你會驚覺生命的偉大,。其實,,生命成長的過程,,往往會在我們不知不覺的靜坐玄思中發(fā)生、展開,,如蓮葉鋪開水面,,如荷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一種大膽,,一種開拓,,在不顯山露水中演繹得如此完美。
雙腳踏進廣袤的田野里,,撲面的春風浩蕩無比,,陽光來了,,照在身上,無比舒坦,,隱隱約約能嗅到春泥的芬芳。
春泥最先知春,。散文家郭風《報春花》這樣寫道:“春天從土地的深層一下子覺醒了,呼喚著溫暖的日光,,跑步而來了……”春天從土地中覺醒,,春泥怎能不知春呢?正如千年前那個最懂春泥的小燕子,,銜著它一飛而過,建筑新巢,,便成了千古名篇,。春回大地,人們從冰雪消融后裸露出肌膚的泥土里發(fā)現(xiàn)了生機和希望,,春天的濫觴便是從泥土開始,,然后萬物復蘇,草木萌蘗,,鳥語花香,。
最喜歡贊美春泥的這一句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姹紫嫣紅的春花,,衰敗了,像輕盈的蝶兒,,翩躚落下,在這里,,泥土與花朵,,與春日已經(jīng)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了,。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