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碧圃娙硕跑鼹Q在《送人游吳》詩中簡筆勾勒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姑蘇景色,。白居易也贊曰:“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弊阋姰?dāng)時(shí)姑蘇的水城風(fēng)貌。我小時(shí)候在蘇州,,就喜歡到小橋上走,。特別是那神奇的寶帶橋,也不知在上面走過多少回,,可那橋下有多少孔,,卻總也數(shù)不清……這以后長大了又來到這兒,則往往被雄健古樸的石拱橋所吸引,。其中聞名遐邇的楓橋最為矚目,。范成大編纂的《吳郡志》上說:“楓橋自古有名,,南北往來之客經(jīng)由,,未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倍詮埨^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后,,更是著稱于世,游人不絕,。如今這座花崗石半圓形單孔石拱橋,,其造型優(yōu)美,,氣勢雄偉,又經(jīng)歷代文人墨客題詠,,引得大批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而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yàn)闉貔o橋,,位于蘇州城中十全街北的烏鵲橋路,,據(jù)說此橋與闔閭城同建,距今已有2500余年,,可謂歷史悠久而彌足珍貴了,。
以園林而著稱的蘇州,園中又多為九曲橋,,給人以玲瓏精巧之感,。若以詞派而分,如果說石拱橋是豪放派,,猶如關(guān)東大漢;那九曲橋可稱是婉約派,,宛如江南少女。
拙政園,、獅子林,、留園、西園里的曲橋,,總是帶有濃郁的江南韻味,。君不見假日里,情侶攜手而至,,共留倩影,,橋仿佛結(jié)緊了愛情的紐帶;孩童追逐而過,笑聲蕩漾,,橋也分享著他們的歡樂,。夏日,橋上架中掛滿葡萄,,一嘟嚕一嘟嚕的,,烏紫透亮,晶瑩欲滴;冬天,,橋上欄內(nèi)落下厚雪,,少女輕移蓮步,踏雪尋梅,,更是別有情趣,。
蘇州園林的小橋流水,常令人引起無限遐思,比如網(wǎng)師園里的引靜橋,,可能算是最小的橋之一,,僅長兩米左右,可謂一步到位,,卻是造橋藝術(shù)的經(jīng)典之作,。如在月色如水的夜晚,與情侶靜坐橋欄之上,,共同欣賞那美妙的瞬間,,那真可謂是人間天堂。姑蘇園林的橋,,充滿詩情畫意,,比之《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卻也不遜幾份兒女情長,,倒是多了幾分嫵媚景致,。
若是搖著小船駛進(jìn)蘇州,方可真正領(lǐng)略“水陸平行,,河街相鄰”的水城風(fēng)貌,。你看,這一座連一座架在頭上的橋,,那一戶又一戶撐在水邊的屋,,有時(shí)紅欄小橋跨河而建,上有屋頂,,竟成住房,,俗稱“暖橋”。真是“樓臺(tái)俯舟楫”,、“人家盡枕河”,,置身其中怡然自得。橋名也美,,花橋,、虹橋、胭脂橋,、鳳凰樓……星羅棋布的各式橋梁,,如同明珠般散落在姑蘇城里的大街小巷中,為姑蘇城增添了別樣的韻味,。
作者:朱文杰
責(zé)任編輯: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