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堯都區(qū)大陽鎮(zhèn)官雀村有四口老井,,井深水甜,,汩汩不絕。隨著自來水進入各家各戶,,老井已成為人們心中的符號,、腦中的回憶,,老井里蘊藏的文明已鮮為人知。
“我們村有四口老井,,看似非常普通,,但這里邊印證著古老文明?!惫偃复宕迕駰钌A介紹,,這四口老井年代久遠,已無人知道挖掘于哪個年代,,但村里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四口老井處在一個地平面上,深度一致,,每口井都是365米,。”對于官雀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老井的記憶如井繩在石條上磨出的印跡,,深深地刻在他們的心里。村民楊全鳳介紹,,那四口井深且寬,,在自來水進入家戶以前,人們舍得吃,、舍得穿,,但卻舍不得喝,不是因為老井的水量不足,,而是每提取一桶水都特別困難,。
“幾口老井都一樣,井深繩長,,繩子在轆轤上纏成一大盤,,一兩個人根本弄不動,打水需要3個年輕小伙子配合,,每次兩只水桶上下,,實上空下,空下實上,,一人搖轆轤,其余兩人一人一邊,,實水桶一邊往上提,,空水桶一邊往下拉,上一桶水就是‘一年’,?!?/p>
官雀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莊,。最近在填埋一口老井時發(fā)現(xiàn)的石碑上記載,在“大明國”天啟”年間,,官雀村屬“平陽府長命鄉(xiāng)堯風都”,。而據(jù)村里老人代代相傳,官雀村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得堯風遺韻,,以“文明”而聞名四村八鄉(xiāng)。村民介紹,,石碑上“堯風都”的記載絕非浪得虛名,。
“上一桶水就是一年?!崩先说脑捓镉性?,這句簡單而普通的話則藏著數(shù)百年的文明。
提到井,,村里老人都會提到村子久遠的歷史,,都會提到堯王。平陽是堯王建都之地,,官雀古屬“堯風都”,。井為堯王所發(fā)明,堯王在古平陽,,劃定九州,、實行禪讓、欽定歷法,、廣鑿水井,、教民稼穡、發(fā)展農(nóng)耕,,開創(chuàng)了上古“堯天舜日”的理想盛世,。官雀村的水井,不僅是堯都遺風的傳承,,而且與堯王欽定的歷法息息相關,。
“四口水井代表四個季節(jié),每口水井365米則代表一年有365天,?!贝迕窭畈市そ榻B,提一桶水就是365米,,如同一年的時間,,有用水困難、節(jié)約用水的用意,同時也在提醒人們堯王發(fā)明了水井,,吃水的時候不能忘了挖井人,,也不能忘了發(fā)明水井的堯王,一代一代傳承堯王的仁愛美德,?!?/p>
如今,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滄桑風雨的四口水井,,已經(jīng)全部被自來水代替了,。記者了解到,一口井已經(jīng)在房屋建設中被填埋,,一口井由村民用石板遮住井口保護起來,,其他兩口井命運類似。然而,,這四口養(yǎng)活過官雀村無數(shù)代人命運的老井,,和它流傳了無數(shù)代人的故事及古井背后的文明,并沒有在歲月的長河中湮滅,,如今它們已經(jīng)引起村民的關注和重視,,老井的歷史和文明正在被編入村民編輯的書籍和族譜中,讓更多的人記住那些被遺忘的老井,,傳承古老的文明,。
記者 趙文家 張春茂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