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寢遺址即晉國晚期都城新田時期的宗廟建筑群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晉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宗廟建筑群遺址面積達40余公頃,,以文化宮為中心的遺址區(qū)是廟寢遺址的核心,。反映了當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時代背景,,說明晉國嚴格遵循著《周禮》“天子七廟,,諸侯五廟”的禮制。在制定《晉國遺址保護規(guī)劃》時,,將廟寢遺址作為保護的重點,,規(guī)劃為一處遺址公園。
廟寢遺址公園占地42畝,,在綠地和路面中間點綴晉國出土文物圖案,,如:空首布、盟書,、銅器等,。為使游人在休閑的同時,汲取晉文化知識,,增加可視性,,在公園中北部大型夯土臺基上抬高修建了一周石刻圍欄,,正面為60幅晉國故事,刻繪從“叔虞封唐”到“三家分晉”這一歷史時期發(fā)生在晉國大地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及能夠反映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fā)達的畫面;背面刻繪了晉國遺址發(fā)掘出土的珍貴文物,。(如:陶范,、盟書、青銅器,、玉器)及史籍上有關晉國的史料文獻,。這一融文物保護、展示與城市園林綠化為一體的遺址公園,,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處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休閑健身娛樂的場所,。(錫剛)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