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為將相后人念先祖
兄弟為將相后人念先祖
高堆村走出兩位歷史名臣
知道霍去病和霍光這兩位漢代重臣的人很多,尤其是霍去病,,更是聲名赫赫,,然而,知道他們是親兄弟的人卻很少;知道他們的祖籍是我市的人或許很多,,可知道是堯都區(qū)哪個鄉(xiāng)鎮(zhèn),、哪個村的人更是寥寥。春節(jié)期間,,霍氏后人祭祖,、團聚時,記者聽他們講述了對先祖的懷念之情,。
百度百科記載:霍去病,,河?xùn)|平陽(今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霍光,,河?xùn)|平陽(今臨汾西南)人,西漢權(quán)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huán)山之水,,必有其源,。將相故里在何處,武帝遙指高堆村,。
“百科”中所說的“臨汾西南”,,在這里具體位置指的是堯都區(qū)劉村鎮(zhèn)高堆村,這里是霍去病和霍光的祖居之地,,霍氏后人在這里世代繁衍,,已經(jīng)生活了兩千多年。
霍去病18歲帶兵打仗,,先后六次出擊匈奴,,英勇善戰(zhàn),,有勇有謀,所向披靡,,守疆拓土,,解除了西漢以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被漢武帝劉徹封為驃騎大將軍,,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之一?;羧ゲ⊥府惸傅牡艿芑艄飧且淮?,他先后輔政20年,輔佐漢代三朝皇帝處理國事,,忠心事君,,殫精竭慮?;羧ゲ?、霍光兄弟二人是漢朝杜稷的兩位大功臣,一文—武,、出將入相,,相得益彰,雙雙名垂青史,,使得臨汾霍氏聲名天下,,后人引以為傲,。
臨汾縣志,、臨汾市志均有記載,唐玄宗曾令在臨汾河西高堆村建漢大將軍祠,,原祠堂二進大院,,高門樓,神殿,、獻廳等共20多間,,門前一對石獅,內(nèi)設(shè)戲臺,,民國23年翻修彩繪,,廟西側(cè)有“義學(xué)”,還有大片的廟產(chǎn),,旱地,、灘地。如今,,村東霍光路東口建有漢大將軍霍去病,、霍光故里大影壁,,高五米、寬十米,,雄偉壯闊,,村中主道被命名為“將軍路”。
93歲的霍柏梁是霍光第84代孫,,雖然年近百歲,,卻依然精神矍鑠,每適村中祭祀,,都由他主持儀式,。
村民霍玉浪是霍光第85代孫。他說,,一直希望將祖訓(xùn)延續(xù)下去,,由于村里沒有合適的地方,經(jīng)與族人商議,,便將祖先的塑像立起來,,特在自己家的老屋設(shè)立了先祖的牌位,院內(nèi)立有祖墳的石碑,,有“霍去病,、霍光教育基地”兩大銅牌,整個院落雖然簡陋,,卻很肅穆,。為了表示對先祖別樣的紀念,他給自己的兩個孫子分別起名麒,、麟,。他說,霍氏家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有興有衰,,但傳統(tǒng)美德要永遠流傳,現(xiàn)在我們祭祖,,不是只為了懷念他們的功勛,,而是要弘揚大將軍、大司馬的美德,,教育下一代傳承民族文化,,釋放正能量,用優(yōu)良的家風(fēng),,去影響社會風(fēng)氣,。
霍氏后人霍山林說,我們不能為祭奠而祭奠,要通過祭奠先祖來弘揚先祖的美德,,傳承民族文化,,要不怕困難,勤勤懇懇做好每一件事,,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yè)績,,為中華民族的振興作貢獻,為高堆的發(fā)展出計獻策,。同時,,要教育后代,傳承民族文化,,尊敬長者,,尊敬父母,聽黨的話,,立志成才,,做國家棟梁。
家住平遙的霍氏宗親代表霍仰光表示,,作為霍氏后裔,,希望大將軍的精神和美德激勵霍氏后裔奮發(fā)向上,愛國愛家,,誠實做人,,尊老愛幼,把將軍的美德一代代傳承下去,。
記者 韓曉芳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