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辭》記載: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尚書·武成》將之推進為:“惇信明義,,崇德極功,,垂拱而治天下,。”這就是垂拱而治的來歷,。其實,,垂拱而治便是最早的以德治國。何以見得?
我們先簡要看一下堯時期法律,。堯命皋陶作士,,負責軍隊和司法之職,皋陶采用了五刑,。五刑首先就是象刑,,也就是象征性的刑罰。象征性的刑罰和實刑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一個是虛晃,、一個是來真格的,。來真格的就摧殘了肉體,無疑是一種酷刑,。這等于說帝堯時期廢止了實刑,,僅用虛刑,即畫地為牢。
畫地為牢,,是那時的法律特征,,也是今人對當時法律的形象認知。所謂畫地為牢,,就是在地上畫一個圈,,讓犯罪和有過錯的人站在其中,自己反省,,這便是早期的牢房,。這種無遮無攔的牢房,讓當代人看簡直有些不可思議?,F(xiàn)在的監(jiān)獄,,墻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電網(wǎng)非不密也,,遺憾的是仍有人越獄。因此,,站在當代回望上古,,對“畫地為牢”很難理解。
不過,,我們確實不必替古人擔憂,,因為帝堯自有他的治世辦法。這辦法就是垂拱而治,。垂拱而治的第一個層次是垂,,垂衣裳而治??赡苡腥藭枺捍挂律丫湍馨焉鐣卫砗脝?垂就是穿衣,,不要赤身裸體,要懂得羞恥,。所以,,穿衣蔽體是人類走向文明的外在表現(xiàn),讓人們懂得羞恥,。
千萬不要小看了羞恥,,這曾經(jīng)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十分看重的東西。過去,,人們罵人喜歡說“王八”,,王八是烏龜?shù)乃追Q。烏龜是壽命很長,,“王八”怎么會是罵人呢?
其實,,人們罵的不是這個“王八”,而是“忘八”?!巴恕笔鞘裁匆馑?古代做人講究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恥,,就是羞恥。忘八,,也就是忘了這第八個字:恥,。等于說,此人不知道羞恥,,這豈不是最深刻的責罵嗎?其實,,象刑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懲罰犯人,讓他們棄舊圖新;二是告誡世人,,千萬不要誤入犯罪的歧途,,要以他們?yōu)殍b。誠如《史記·禮書》所載:“古者帝堯之治天下也,,蓋殺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睔⒁皇菫榱速影伲潭彩菫榱速影?。換言之,,殺是為了不殺,刑是為了不刑,。這刑罰建立在道德教化的基礎上,,所以,畫地為牢般的象刑,,才不會形同虛設,。
第二個層次是拱。拱,,就是拱手胸前,,就是打拱揖禮,也就是知禮儀的行為。如果說垂衣是知羞恥,,是人道德水平的低層面,,那么,拱手揖禮則高了一個層次,,對人有禮貌,,行為更為符合社會規(guī)范。一個知恥明禮的人怎么會犯罪呢?既然如此,,社會必然安寧,,天下不就非刑也可治理了嗎?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寫道:堯舜為政,民無狂愚,。
這是說堯舜時期,,民眾沒有一個瘋狂愚昧的,都有良好的道德品行,。為什么會這樣?不是因為堯舜推行嚴酷的刑法,,而是因為他們注重道德教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德主體,,應該說就是在那時初步形成的,。查考《尚書·舜典》,帝堯讓虞舜“慎徽五典,,五典克從”,。五典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是我國社會長期流行的五種美德,。可見,,帝堯讓虞舜完善這五種美德,,并傳授給大家,讓眾人克己實行,。這確實是最早的道德教化,。
這五種美德的傳播實行,提高了人們的思想認識,,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和睦了萬千家庭,并由家庭的和睦,,促進帶動了社會的和諧,。以至往事越千年,,后世子孫對此還津津樂道?!痘茨献印ば迍沼枴分袑懙溃骸皥蛄⑿⒋热蕫?,使民如子弟。西教沃民,,東至黑齒,,北撫幽都,南道交趾,?!?/p>
這不僅說明帝堯確立了道德規(guī)范,而且注重道德教化,。教育的范圍西到沃民之地,,東至黑齒之國,北面到了幽都,,南面到了今日的越南那里,。因而,萬民友好和諧,,共享太平,。垂拱而治,,使民眾由野蠻朝文明跨越了一步,,民風淳樸,社會安寧,,良好的社會秩序出現(xiàn)了,。帝堯時期因此成為后世仰望的太平盛世。
(喬忠延)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