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經(jīng)常能看到挎腰包者,其中以經(jīng)商者居多,,非經(jīng)商人員為了方便也經(jīng)??嫜Q砸粠ё酉嗫?,挎在腰上,,或懸于前,或挎于腰側(cè),,攜帶十分方便,。其實,經(jīng)商挎腰包的習慣早在清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近日,,我市收藏愛好者段延峰就收藏到一個保存完好的清代晉商遺物——布腰包,。
該腰包為黑布做底,由細密的針線縫合,,以精美的刺繡為紋飾,,里層為藍布,兩側(cè)各有一個長長的帶子,,可系于腰間,,既實用又方便攜帶。腰包分為兩層,,里外層皆以白線繡著美麗的紋飾,。紋飾為如意云頭,萬字和壽字,,上部由兩個淡藍色的蝴蝶結(jié)相連,。里層可放錢物,做底的一側(cè)較長,,由里及外,,可垂放下來,遮住放錢物的夾層,,避免錢物丟失或被外人看見,。
“‘卍’圖案,在北魏時期的一些經(jīng)書中把它譯成‘萬’字,,唐代則有譯成‘德’字的記載,,強調(diào)功德無量,唐代女皇帝武則天把它定為‘萬’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對于布腰包上的“卍”圖案,,段延峰解釋,,刺繡中‘卍’圖案連續(xù),代表古人萬福萬壽,、萬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其中萬字不到頭也代表福壽綿長的意思?!睆氖露嗄曦攧展ぷ鞯亩窝臃灞硎?,這個布腰包應為清代末期的晉商遺物,不僅保存完好,,而且刺繡工藝極佳,,對研究錢包的歷史演變和種類及清代財務事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席沛釗